如今后宫分为五派,皇后一党、华妃一党、余莺儿、甄嬛和沈眉庄,还有几个保持中立的嫔妃。
甄嬛在第一次阖宫觐见时,不仅遭受了华妃的刁难,还见识了华妃的狠辣。
所以甄嬛早就把华妃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尤其是在甄嬛得知沈眉庄落水一事和华妃有关之后,甄嬛便对华妃更加忌惮起来。
在自己的地盘毫不避讳的做着杀人的勾当,还大摇大摆的去受害者面前争宠挑衅,实在让人胆寒。
而余莺儿则是和其他几个保持中立的妃嫔作风相似,之所以把余莺儿单拎出来自成一派,主要是因为余莺儿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并不怎么和别人来往。
那些保持中立的嫔妃也没有哪一个对余莺儿伸出过橄榄枝。
众嫔妃各有各的小团体,只有余莺儿是单打独斗。
甄嬛跟余莺儿势如水火也是后宫之中人尽皆知的事情。
自从上次余莺儿在阖宫请安时戳破了甄嬛最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
虽然其他嫔妃只以为甄嬛受了刺激,并没有往深处想过。
但甄嬛却觉得,皇上不可能主动和余莺儿提起这件事。(甄嬛的处子身是被嬷嬷用玉势破掉的,所以是没承宠就封了贵人,余莺儿的一句话就直接踩了甄嬛的痛脚。)
余莺儿能知道这件事一定是参与其中。
甄嬛因此非常痛恨余莺儿,她觉得一定是余莺儿在皇上面前嚼舌根,在皇上面前抹黑她,所以皇上才会如此狠心的待她。
甄嬛想的很好,毕竟她是纯元皇后的替身,这世上又能有几个像她这样的人?
可皇上为什么不碰她?一定是余莺儿在皇上耳旁说了什么歪理。
甄嬛受到了赤裸裸的羞辱,心态跟以前大相径庭,又怎么可能用平常心对待害了她的人。
所以每次阖宫请安时,甄嬛一见到余莺儿,就宛如一只斗鸡趾高气昂的向余莺儿宣战。
两个人的唇枪舌战就跟过年放炮仗一样,一下一个火花,直接炸裂,又响又吓人,根本不带犹豫的。
而甄嬛除了揪着余莺儿狐媚惑主一事不放,从来就没有什么新鲜的。
她既不敢攀扯华妃,也不敢拉着太后做大旗,甚至连余莺儿身份低微这个最明显的把柄她都不敢说出口。
毕竟以前华妃骂过余莺儿之后,皇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责罚了华妃不说,还直接给余莺儿晋了位分。
此事在当时可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段时间甄嬛耳朵听得都起茧子了。
除了狐媚惑主之外,甄嬛还想说余莺儿铺张浪费,可余莺儿的吃穿用度全都是皇上赏的,份例上跟规定的是分毫不差。
算来算去,余莺儿几乎没有能让人指摘的地方。
但余莺儿却知道许多甄嬛的顾忌。
比如浣碧,比如安陵容,再比如芳若姑姑。
这些人本身没什么,但架不住甄嬛心思缜密,又头脑聪明。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外如是。
甄嬛在余莺儿这里全是破绽,随便说两句模棱两可的话都让甄嬛疑神疑鬼,自然从来没有讨到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