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无声的共振·数据之外的答案
樱吹雪依旧,但树下的气氛已然不同。那份因ESRC邮件而瞬间绷紧的弦,在星野汐毫不犹豫的操作和那句“分析未完成”中,化为了某种更为坚实而熨帖的默契。
不二周助的问题巧妙地将氛围拉回了闲适的日常,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所有人都看向星野汐,等待着她对“樱花数据”的解读——这或许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期待一串冰冷数字背后的答案。
星野汐的指尖在平板屏幕上滑动,调出了刚刚构建的动态模型。纷扬的樱花被简化成了无数光点,带着尾迹,在三维坐标系中模拟飘落。
“根据现有数据,”她的声音平稳,如同在实验室做汇报,“花瓣平均终端速度受当前微风影响,约为1.2米每秒。旋转频率与花瓣表面积呈负相关,但存在约17%的异常值,其旋转轴心呈现不规则变动,推测与花瓣边缘的微观结构差异有关。”
她顿了顿,放大了一个异常值的光点轨迹,那轨迹呈现出一种奇妙的、近乎回旋的弧度,最终轻轻落在模拟地面的某个点上。
“此外,尽管初始条件随机,但落点分布并非完全均匀。”模型视角切换,俯瞰图显示,光点落下的位置,隐约呈现出围绕他们这群人所坐区域的微弱聚集倾向。“排除风向和人群造成的湍流影响后,仍有约3.5%的落点密度无法用现有物理模型解释。”
她抬起眼,目光再次掠过众人,最后落在幸村精市之前弹过来的、此刻正盖在“∞”符号上的那片真实花瓣。
“这3.5%,目前属于误差范畴,或……未可知变量。”她总结道,语气是纯粹的学术探讨,但内容却微妙地呼应了方才发生的一切。
那些无法被量化的参数。那份无法模拟的趋向性。
“未可知变量吗?”幸村轻笑,指尖轻轻点着下巴,“听起来很有趣。或许,这就是数据也无法完全捕捉的‘心意’呢?花瓣也知道,哪里更值得停留。”^_^
“太不科学了!”乾贞治立刻反驳,但眼镜后的眼睛却闪闪发光,“但如果是‘心意’影响环境微气流……不,这需要构建全新的观测模型!星野,之后请务必和我共享这部分异常数据!”他已经完全陷入了新课题的狂热。
迹部景吾哼了一声,语气却带着一丝了然:“无论多么微小的变量,只要存在,就会影响结果。这才是现实世界的法则。啊嗯,看来你的数据分析,还得把我们的‘存在’本身计算进去才行。”他仿佛在说樱花,又仿佛在说更深远的东西。
越前龙马不知何时已经拿回了那罐草莓panta,啪地一声打开,喝了一口,才嘟囔道:“还差得远呢……连花瓣的心思都猜不透。”但那眼神,却瞟向星野汐发间那枚依旧停留的樱花。
真田弦一郎抱臂闭目,似乎对这番“不科学”的讨论不予置评,但紧绷的下颌线却柔和了些许。
“嗷!听不懂啦!”远山金太郎抱着脑袋,“但是小汐说好看的地方,肯定就是最好看的地方!恐龙骑士相信数据公主的判断!”
柳莲二轻声开口:“无法量化的3.5%,其存在本身即是有价值的数据。它定义了模型的边界,也提示了新的可能性。”这或许是所有人中最接近星野汐思维方式的解读。
星野汐安静地听着大家的议论,看着屏幕上那无法被归类的3.5%异常区域,又看了看周围这些你一言我一语、将科学和感性奇妙混合在一起的少年们。她发间的花瓣依旧稳稳地待着。
她忽然伸出手,不是去操作平板,而是轻轻取下了发间那枚完整的、柔软的樱花花瓣,小心地将其放在平板侧边,那个通常用来连接外部设备的金属接口旁。一个没有任何数据意义,却无比醒目的位置。
然后,她保存了这份名为“春末樱雨-异常值观测初步”的数据文件。文件摘要自动生成的关键词里,除了风速、旋转频率、落点分布,第一次出现了两个非技术性词汇:「锚点」、「归处」。
做完这一切,她合上了平板的保护盖,将那枚花瓣和屏幕上的“∞”符号一起,轻轻遮盖。
“初步数据采集完成。”她宣布道,声音里那丝极淡的暖意似乎又明显了一点点,“后续分析……需要更多样本和时间。”
这意味着,她还会在这里,继续她的研究。在这个有着3.5%未可知变量的地方。
幸村精市微笑着站起身,拍了拍外套上落下的花瓣:“那么,今天的‘美学数据捕捉’圆满成功。接下来,是不是该进行一些更实际的训练了?毕竟,”他紫罗兰色的眼眸扫过所有人,笑意盈盈却不容置疑,“U17的邀请,可不是仅靠心意就能应对的。”
樱花柔软的时光暂时告一段落,网球的锐利再次回归。但那份在樱花树下悄然生根发芽的温暖,已然无声地融入了每一个人的共振之中。
数据之外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那未完成的、名为“无限”的分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