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前龙雅番外:漂泊的柑橘与无法量化的风
越前龙雅像一阵风,自由,随性,难以捕捉。他漫游在世界各地,追寻着强大的对手和甜美的柑橘,享受着一场场酣畅淋漓的比赛,然后不留痕迹地离开。他的网球潇洒不羁,带着玩世不恭的戏谑,却又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实力。他的人生信条是“享受当下”,讨厌束缚,拒绝被定义。
当他因缘际会再次踏入U-17日本训练营,听闻了关于他那个弟弟,以及一个被称为“数据女神”的星野汐的种种传闻时,他仅仅是挑了挑眉,不置可否。数据?听起来就很无趣。网球应该是自由挥洒的艺术,是直觉与灵感的碰撞,怎么能被冰冷的数字框住?
他第一次正式见到星野汐,是在一场混双练习赛的场边。她正专注地看着平板,屏幕上流动的数据仿佛构成了另一个维度的赛场。龙雅嘴里叼着橘瓣,懒洋洋地凑过去,带着他特有的、仿佛对一切都漫不经心的笑容。
“哟,听说你能看穿一切?那能不能算出,我下一口会先吃哪一瓣橘子?”他晃了晃手中剩下的半个橘子,语气轻佻。
星野汐从屏幕前抬起头,那双琥珀色的眼眸平静地扫过他,没有因他的挑衅而产生丝毫波澜。她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秒,然后落在他手中的橘子上,语气平淡无波:“根据你手持橘子的角度、拇指按压的位置,以及你过往57次类似行为(基于有限影像资料分析)的习惯模式,你有68%的概率会选择右上角那片果肉最饱满的橘瓣。但考虑到你行为模式中固有的‘反预测性’因子,实际执行概率需下调至52%,与随机选择无异。”
龙雅咀嚼的动作顿住了。他看着她,看着她那双倒映着数据流却清晰映出他身影的眼睛,忽然笑了,不是之前那种玩味的笑,而是带着一丝真正被勾起的兴趣。“有意思。”他没想到她会如此认真地回答他这个近乎胡闹的问题,而且还分析得……头头是道。
他开始观察她。观察她如何用数据解读比赛,如何精准地指出选手的弱点,如何用最理性的方式去优化感性的运动。他发现,她的“数据”并非他想象中那样死板,反而像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一种解读世界底层逻辑的密码。她试图将网球,甚至将人的行为,都纳入可理解、可预测的框架内。这种近乎偏执的理性,与他随心所欲的感性,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出于一种混合着好奇和挑战的心理,龙雅主动找上了星野汐。“数据小姐,”他依旧用着轻快的语调,但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你的数据,能捕捉到‘风’吗?”
星野汐看着他,似乎理解了他比喻之下的含义。“风是大气运动,由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等因素驱动,其运动轨迹和速度可以通过流体力学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她顿了顿,补充道,“但局部湍流、微观扰动,以及……某些无法预知的变量,会导致模型存在误差。你的网球,类似于这种‘高误差环境下的复杂流体’。”
龙雅再次笑了,这次的笑声更加畅快。她听懂了,而且用她自己的方式给出了回答——她承认了他的“不可预测性”,承认了她的数据在他身上的局限性。这种被“部分看穿”却又被承认“无法完全掌控”的感觉,让他感到一种奇异的兴奋。
他成了星野汐数据模型里最棘手的“异常值”之一。他会配合她进行一些测试,打出各种天马行空、毫无规律可循的球,看着她的平板因为计算量过大而微微发烫,看着她冷静地记录下一次次“预测失败”的数据。他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这种游走在她的认知边界之外,不断给她出难题的感觉。
但同时,他也从她的数据中,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比如,她为龙马那小子提供的成长建议是何其精准;比如,她为那些看似走到瓶颈的选手指出的方向是多么一针见血;比如,她在樱花树下,面对巨大诱惑时,那份基于理性权衡后却透着温暖坚定的选择。
他意识到,星野汐的“数据”,其核心并非控制,而是“理解”与“优化”。她试图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让事物(包括人)变得更好。这份初衷,与他享受网球、追寻强大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只是路径截然不同。
樱花纷飞时,他也在场,靠在一棵较远的樱花树上,漫不经心地抛接着一个橘子,仿佛只是个误入的旁观者。但他看到了她最终的操作,看到了那个“U17≈∞”的置顶。他咬破一瓣橘子,清甜的汁液在口中迸开,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果然,比起ESRC那种规整的温室,还是这里,这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荒野”,更适合她这株奇特的理性之花生长。
他没有上前道别,就像他从未正式打过招呼。风终究要离开,但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有了一处他或许会再次驻足观察的风景。对越前龙雅而言,星野汐就像一颗拥有奇特引力、却永远不会试图捕捉他的行星。他这颗漂泊的柑橘,曾掠过她的轨道,被她那理性的光芒映照,看清了自身轨迹中一些未曾注意的细节,然后带着一丝新鲜的趣味和淡淡的橘子清香,继续驶向下一片未知的星海。他们是彼此的“不可量化变量”,是自由之风与理性之锚的短暂交汇,留下的是无需言说的欣赏与一份关于“可能性”的遥远共鸣。
【越前龙雅番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