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那银铃手链已经在奶奶面前了,
杨易枫还是作势将手链往前推了推。
说:“奶奶,我知道这个是您家祖传的。这次来呢,一来是探望您,二来也是将它还给您。”
奶奶一怔,和韩暖对视了一眼,然后拿起手链,放在手心里摩挲了一会儿,才问:
“小枫,你知道这手链的意义吗?”
“呃——猜到一点儿,但又不是太清楚——”他如实回答道。
“哦,猜到了,所以不想戴了?还是不敢戴了?”高文芳话语挑衅,她有为姐妹鸣不平的味道——觉得手链是暖暖的定情信物,他怎么可以说退回来就退回来?
奶奶和暖暖也看着他,想听听他的说法。
杨易枫面露羞惭,吞吞吐吐地说:“奶奶,我——我想戴,可是,我——不敢戴——”
“这是什么话?”文芳觉得他是有意推脱。
杨易枫看了暖暖一眼,心里害怕她会生气,也担心奶奶和文芳会误解,迟疑道:
“我在想,这么重要的东西,即便要——传给某人,也应该有——它的标准和要求吧。奶奶,我,我怕我——不符合——”
奶奶听明白了,会心地笑了,说:“这样,小枫,我先把这铃儿的来历跟你说说。”
“嗯嗯。”
“这对铃儿,可以追溯到暖暖爸爸的太公太婆,也就是我的阿公阿婆。”奶奶回顾道,“据说他们的婚姻历尽曲折,两人成婚后,我阿公找了一位手艺精湛的匠师,把一个如意锁解开了,制成了这对手链,和我的阿婆一人戴着一个。看到这铃儿上面的字了吧?”
“嗯嗯,看到了。”
“这些刻字,是用来纪念他们‘地久天长’的感情的。”
“哦。”原来,铃铛上的刻字是这个意思。
“后来,这对铃儿传给了我的公公婆婆。”奶奶继续述说着,“接下来,便传给了暖暖的阿公和我,然后在暖暖的爸爸妈妈结婚时,我又传给了他们。再到现在,我让暖暖的爸爸妈妈传给了暖暖。”
“……”杨易枫虔诚地听着,不敢轻言一语——这对铃儿果然这样珍贵!
“说白了,”奶奶结论道,“这是定情信物,是一对情侣铃儿。”
“奶奶——”杨易枫虔敬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孩子,我说这些不是要给你,还有暖暖,给你们制造压力。”奶奶和蔼地说,“我是希望你们对这对铃儿有更充分的认识,然后对你们的感情做出认真的选择。”
“奶奶——”“阿婆——”暖暖和易枫齐声唤道。
“好好,听我把话说完。”奶奶摆着手道,“我都这把年纪了,不图什么了,只图你们儿孙们能够幸福快乐。芳芳的事成了,我很满意,夏云飞应该是可依靠的人,对于芳芳,我不担心什么了。”
“阿婆!”高文芳轻唤着,眼神里流露出感激和欢慰的光芒。
“暖暖的弟弟韩寒,不用我操心!他是个男孩子,随他折腾,只要不过分。再说,还有他爸他妈呢。现在,只剩下暖暖了。”
“阿婆——”暖暖亲昵地握住奶奶的手。
“阿婆是个过来人。”奶奶拍着孙女的手,眼睛里流淌着温和的光芒,对杨易枫说,“看得出来,你们的感情很好,也明白你们彼此的心思。”
“……”暖暖羞涩地低下头,杨易枫的脸也红了。
“你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又机缘地聚在一起,就像芳芳说的,是天大的缘分。”奶奶殷切地说,“所以,你们做出选择时,更应该庄严、慎重,应该对得起这份缘分,为彼此负责,不辜负对方,更不能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
杨易枫诚惶诚恐,心里的情绪如泛滥期的尼罗河,奔腾翻涌,左冲右突,热烈地想要往外冒。可是,他这个能言善辩的语文老师,此时竟然词穷了,找不到合适的语句,只涨红了脸,庄严宣誓道:“奶奶,此生——我,绝不负暖暖!如若违背——”
“好了好了!不说那些恶毒的誓言,我不爱听!”奶奶转而微笑着问:“小枫,现在,这铃儿——你是让我收回来呢,还是你继续戴着?”
“我当然想继续戴了!”杨易枫脱口而出,又觉得话语不恭了,继而面露羞惭的颜色,喃喃地低语:“只要——只要奶奶,不反对——”
“我不反对。”奶奶心里很是喜欢眼前这个男孩子。
“谢谢奶奶!”杨易枫喜不自胜,他觉得没有比得到奶奶的认可更让人激动的事了。
“先不急着谢我!你们年轻人的感情,留给你们自己选择。就像芳芳和云飞,他们的感情,我也不多干涉。”奶奶揶揄道,“所以啊小枫,我支持你没用,最终你还是得问暖暖。”
“……”杨易枫赧颜去看韩暖。
“阿婆——”暖暖嗔怪一声,羞涩地低下头去。
奶奶看看杨易枫,又看看自己的孙女,这两个男孩女孩,不,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不是孩子,都二十五六岁的人了(当然,在奶奶眼中,他们永远都是孩子),竟然还能羞涩到这般,实在是好玩!
“依我看啊,这手链,小枫你就先戴着。”奶奶忍不住拽过易枫的手,将手链往他手腕上戴,“等你们都考虑成熟了,再做决定。万一你们反悔了,到时候小枫再还回来,或者暖暖再要回来,都不打紧的——”
“不,奶奶!”杨易枫截住奶奶的话,抚摸着刚戴回手腕上的铃铛,觉得自己这个时候不能再犹豫了,应该有个端正的态度才行,郑重表态道,
“奶奶,当着您和文芳的面,我想对暖暖说,这个手链戴上,就是一辈子!此生绝不反悔!”
“嗯嗯。”奶奶轻拍着易枫的手,满意地笑了。
暖暖强作镇定,但是还是难掩内心的激动,眼睛里似乎有水光在流动。
文芳搂着她的肩膀,真心地为自己的姐妹高兴。
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斜斜地照进来。不刺眼,却很温暖。
光影缓缓地在地面上流淌,顺着桌腿满溢到桌面,轻捷地跃升到祖孙四人的眉眼里,然后在他们甜美的笑容里信步徜徉。
这个冬日的午后,氤氲出一派温馨祥和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