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认为这一张的意义并不大。)仅代表个人观点。
………………………………………………………………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
其步骤如下:
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现象,数据,结果→科学分析→得出结论
2.古代炼丹和炼金术对化学的奉献
(1)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
(2)发明了许多分离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
(3)发明了许多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
3.实验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实验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4.观察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①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②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光(火焰),吸热和放热(能量变化),沉淀,气体等产生
③变化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等,分析记录可能生成的物质的名称。
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能混为一谈。实验现象是直接观察到的,而实验结论是由现象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不能用实验结论代替实验现象。(最后一句很重要)🌟🌟🌟
5.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方法
科学探究是指从科学领域到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
(2)科学探究的步骤。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
…………………………………………………………
1.蜡烛及其燃烧
(1)蜡烛的火焰一般分为三层,最内层称为焰心,温度最低;中间的一层称之为内焰,温度较高;最外层被称为外焰,温度是最高的。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应该按照点燃前,燃烧时和燃烧后三个阶段有序的观察。实验前注意对其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等。)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室应该注意它所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变化中伴随着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等现象,实验后观察生成物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3)检验某种物质燃烧后是否有水生成的实验操作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通过烧杯内壁水雾,证明有水生成。
(4)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不充分燃烧的碳单质----碳黑;而熄灭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石蜡蒸汽冷凝的固体小颗粒,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能够被点燃。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章没写完,下一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