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留下名字的人很少,毕竟大多短命,而且更多的是三教九流、只能杀人抢劫的,社会渣滓,姜祈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在武力上有所成就的人别的地方也会特殊些,比如宋良玉爱好结交好友的师傅和完全没有朋友的宋良玉;比如当代中原内外公认的“绝世无双”的烟雨。
烟雨得到这个称号算是褒义的,可她本人的功夫并不是这么好的东西。她的武功和心法,跟她的人一样,没人知道是怎么来的,具体样貌如何,只是突然出现的,算起来还在当今的皇帝篡位之前。可是宋良玉知道,也不全知道,他认识的烟雨也不叫这个名字而是跟他们的师傅一个姓氏,叫张雨。
宋良玉说,他那时还是未及弱冠的样子,看起来瘦瘦高高,整天没个懒散得像是没骨头,不是爬树躺着就是在房顶躺着,躲着他师傅。他的师傅对他也十分宽松,不怎么过问。
他说他那时不过十岁,他师傅有时会去皇宫,敲打一下愚昧的皇帝,找那几个和眼缘的大臣喝酒。他就因此认识了祈月。
讲到这里,姜祈分析了一下。十岁的小孩儿和三岁的小孩儿,都不一定记事,宋良玉却这般“忠心”,不,更像一种依赖,可能那个三岁的小女孩埋下了一颗意义深远的种子,这样比较合理。
宋良玉跟烟雨并没有长久生活在一起,烟雨虽然不下山,但也不露面,他甚至担心烟雨没有东西吃。
姜祈记得她是这么说过,说她那一类人可以很久不吃东西。
宋良玉尽量平和地跟姜祈解释“他的心法和修炼的方式不是我师傅教的,我只知道他可以吸收周围的生命力,就像吸食精气的妖怪,人在他身边会慢慢衰弱,树也会枯萎。”
姜祈听懂了,宋良玉一直有点神经质,原来是因为她体内的烟雨的内力。她倒是一点都不急,现在下了山,去城里,有钱有侍卫,她感到什么事情都不是事情了。
昨天她表示担心烟雨再次上山或者担心别的什么人居心叵测,果然宋良玉和兰栀积极表示会保护好她,于是姜祈以退为进,要悄悄下山把山上当做陷阱,自己下山当活饵钓剩下的人。
“我不想就这样在山上如同待宰的鱼肉。”“大隐隐于市……”“这次我在你的眼皮底下一定不会出事,”“我想回母亲的老家看看……”当然大部分是说给宋良玉听的,姜祈知道他心里有鬼,不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决定。
于是,姜祈当天就在夜色里下了山,一路向南,满心喜悦。
姜祈现在知道自己的变化是因为什么了,自己果真如烟雨所说,不怕冷了,也不知会不会很她一样变成妖怪似的体质。毕竟姜祈只是有她的内力,她并不会运用。
显然宋良玉也不知道。他那天下午赶到的时候,姜祈在适应和吸收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力都被消耗掉了,几乎就那样陷入死亡。他那天下午输了好久的内力,缓慢而又不间断的用最柔和的方式重新唤醒她的心脏,让她的血液重新流淌。他现在还是心有余悸。
宋良玉还在后怕的时候,姜祈表示,发尾染,永久不掉色,还挺好看的。兰栀替她绾了头发,发尾收进去了,毕竟太显眼了。
唉,谁知道古人怎么编头发,只能悄悄学了。
再怎么随意,也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环境?吟诗弄墨还是舞刀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