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事表面看着荣耀,其实受苦受累还不是你,亏你笑得这般开心。”黛玉见探春在一旁誊写抄录贤德妃那日幸大观园的所有题咏,淡淡开口。
“虽是这个理,但一则是这事乃是宫里吩咐下来的,二则,探春妹妹字好,又是养在老祖宗跟前的,说出去到底体面。”宝钗抬眼看过去,探春已经誊抄了厚厚一沓,但那日题咏到底不少,少不得要写上三五日。
“怪只怪,我与四妹妹的字不如她好,不然,这份差事定不会全然落到三妹妹身上。”迎春在一旁帮忙研磨,时不时的看两眼书。
“好啊,你们这样说,让我也不能再抱怨了。你们呀,这张嘴也不知道是多利害,让二姐姐也跟着狭促我来了。”探春停住笔,抬头对着几个姊妹一通说,这样几句话下来,她都不得抱怨了,再抱怨就是她自己不识抬举了。
“只是,我与四妹妹学的是小籇,那簪花小楷到底是没有三妹妹的好,不然也能分担一二了。”宝钗一听,道:“我见林丫头簪花小楷练的倒好。”黛玉放下手中都书,走到探春旁边看字,摇摇头:“不好,我这字与探春妹妹的字不一样,探春妹妹的字也有风骨,旁人仿了也没有八分像。”
这几个姊妹里,黛玉一手簪花小楷写的娟秀雅致,宝钗的梅花小籇也是精致秀丽,迎春与惜春两人上学时是一个先生教的,学的是小籇,后来同探春一起用一个先生后才开始写的簪花小楷,学的都不算精。
只是话虽如此,众人常用的都是女儿家的字,黛玉在家时师承贾雨村,学了柳体,一手柳体引筋入骨,谁见了都要夸上几句,宝钗平日里还为家里算账管家,楷书隶书也不在话下。还有那个史湘云,小的时候姊妹们都学簪花小楷与楷书隶书,就她不爱,跟着家里的先生梗着脖子学了草书,一手草书龙飞凤舞,实在飘逸。
仔细算算,姊妹们没有一个是蠢才,只是各有所爱罢了。
惜春不一样,惜春本就是文科研究生,家境殷实,自小就找了兴趣班学了瘦金体与隶书,现如今又跟着这里学了这许多字体,惜春自个都想感叹几句,要是有机会回家,她多少算个文学大家了。
“是了,便是说,能者多劳。探春妹妹这样能干,怕是要多劳了。”宝钗掩嘴轻笑,打趣道。
姐妹们一众笑闹过后就一起去了黛玉处,不打扰探春了。
如此这般一些时日后,探春抄录完交给了贾政,不久家中就开始做那些牌匾,一群人拾花弄草的。
又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然就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那园子景致岂不寥落?而且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又有姑妈家的林妹妹,姨妈家的宝妹妹,二人诗赋不同凡响,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怕他冷清了,心里不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到荣国府来了一道谕,命宝钗黛玉这些人在园中居住,命宝玉也跟着一起进去同姑娘们一起读书。
贾政、王夫人接了这谕,便来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不自胜,他自幼就跟着姊妹们一起长大,不想出去与别人住在一处,如今还与姊妹们住在一起,无论是读书写字还是玩乐都是极好的。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环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如临大敌,一时间情绪下降了许多,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贾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曲了你。况且你又作了那篇好文章。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不教你在里头淘气。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一面安慰,一面唤了两个老嬷嬷来,吩咐“好生带了宝玉去,别叫他老子唬着他。”老嬷嬷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