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3日。
中国的一家医院里,男人轻手轻脚地抱起已经包裹好的孩子,跑到产妇的身边,把孩子抱给她看。
玛丽娜·利亚娃睁开眼看了一眼亚洲面孔的女婴,幸福的笑了。
玛丽娜·利亚娃“真像你啊……阿庭……”
被称为阿庭的男人怜爱的看了看女婴。
苏晟庭“眼睛像你,一样漂亮。”
玛丽娜·利亚娃“就叫梓熙吧,她是射手座,梓字就对应生机勃勃,自强不息之义,希望她以后是一个茁壮成长,前途光明的人。”
此时,医生走了出来。
苏晟庭“医生,怎么了?”
苏晟庭问道。
医生“刚才的检查结果显示,这个女孩患有先天性的哮喘,并且无法根治。”
病床上的玛丽娜·利亚娃几乎快要因为这个消息而昏过去了。
苏晟庭也是眉头紧蹙。
苏晟庭“真的没有办法根治吗?”
医生摇摇头。
医生“不行,最多只能压制住。”
医生“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带着去冰上训练,说不定能强健体质,这样也就减少发病的几率了。”
苏晟庭沉重的点点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玛丽娜·利亚娃“看来还是要梓熙步我们的后尘了。”
玛丽娜·利亚娃也叹了口气。
玛丽娜·利亚娃“为什么?为什么上帝总是这样对我们?我实在不忍心看梓熙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痛苦。”
苏晟庭“这也是没有办法。”
玛丽娜·利亚娃闭上眼,泪水悄然滑下精致的脸颊。
2003年。
苏梓熙“妈妈,我也想滑冰!”
小小的苏梓熙拉着妈妈的手走在大街上,用稚嫩的俄语这样说着。
玛丽娜·利亚娃很明显不想让孩子去走这条路。
玛丽娜·利亚娃“梓熙,你真的想好了吗?”
小小的苏梓熙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只觉得她喜欢这项运动,想去滑着玩玩罢了。
苏梓熙“嗯,是的,妈妈。”
玛丽娜·利亚娃叹了口气。
玛丽娜·利亚娃“还是要让梓熙走这条路吗?罢了,梓熙说不定真的能比我们轻松一些呢……”
苏梓熙在这项运动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她刚刚上冰以后十分钟就可以不借助护板自在的滑行,一个小时后就可以轻松的切换内外刃。
场外的玛丽娜·利亚娃心中泛起层层波澜,更加确定了要让苏梓熙学习花样滑冰这个想法。
一个月的时间,苏梓熙每天训练四个小时,很快就能做到旋转了,她花了一个星期学会了所有理论知识,已经能够做出旋转了。
不滑冰的时候,苏梓熙就在家练习柔韧性,比如贝尔曼,以及hydroblading这个吻冰动作,这是苏梓熙一见钟情的一个动作。
苏梓熙实在是天赋非凡了,过了半年,她已经能够在冰上跳出一个后外点冰两周跳了,这个进度使玛丽娜·利亚娃和苏晟庭震惊不已。
苏晟庭“或许她就是为花滑而生的。”
当然,在训练的时候,也会出现失误,苏梓熙每次都会坚强的自己爬起来,尽管膝盖磕破了,也不哭不闹,只是自己找妈妈说,然后请医疗人员帮忙处理一下伤口,便继续上冰训练。
闲暇的时候,苏梓熙便观看一些各国选手比赛的视频,学习她们如何跳出三周跳,如何做到满分的旋转如何编排节目的构成……偶尔她也会观看同龄的男选手的视频,学习更好的技巧。
很快,她看见了一位很出色的男选手,他能不错的完成两周跳和旋转,对于现在的苏梓熙来说,简直就是现成的教科书。
并且苏梓熙还发现,这位男选手竟然可以做到贝尔曼旋转!
苏梓熙“好厉害啊!居然可以做出贝尔曼旋转!虽然腿并不是很直,但是也算是成功的贝尔曼了!”
苏梓熙“他的三周跳也跳的很好,我要向他学习!将来我一定要认识认识他。”
从此,苏梓熙心中有了一个努力的目标,那个男选手来自日本,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羽生结弦。
2005年,苏梓熙参加了她的第一场花滑比赛——全日青少年锦标赛,是代表日本参加的。
玛丽娜·利亚娃“梓熙,不要紧张,知道吗?你可以的!”
玛丽娜·利亚娃安慰苏梓熙,怕她感到紧张。
苏梓熙点点头,她心里确实有一些紧张,毕竟这是她的第一场比赛,还是全国性的。
【日本,苏梓熙!】
随着广播的声音响起,苏梓熙跨上了冰场。
中国的解说员也对苏梓熙进行了介绍。
中国解说员“日本小将,苏梓熙。”
中国解说员“她是一位三国混血,还有俄罗斯和中国的血统,而且她很明显的有着一张亚洲的面孔,只是金色的长发显得她很像欧洲童话里面的公主。”
中国解说员“苏梓熙今年五岁,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
中国解说员“据资料显示,她的节目构成里含有多个两周跳,光是这点就足以碾压这个阶段的许多选手了,只是少年组最大的选手有12岁,这也导致差距太大,想要取得一个好成绩确实很难。”
苏梓熙身穿一件红色的考斯滕踏上了冰场。
考斯滕上面经过设计,穿插橙色和黑色,更是显得苏梓熙的肌肤雪白。
苏梓熙一对紫色的眼睛好奇的看了看冰场上的观众,很快便准备好了开场的姿势。
————————
作者呀呼
作者我可爱的柚子
作者朕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