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2001年12月凌晨5点在一个普通的镇医院里,一个刚生产完疲惫的年轻女子抱着刚出生皱巴巴的小孩对着床边年轻男子说:"孩子她爸,看,我们的女儿,给我们的女儿起个名字吧。“旁边的年轻男子一脸激动地说:”哈哈哈,我们的女儿!叫三英吧,家里排行第三,“英”在字典里解释有“才能过人”的意思。“
是的,这对年轻夫妻就是三英的爸爸妈妈了,年轻女子叫张凤20岁,年轻男子叫李宇22岁,他们是在广州某厂一起打工时认识的,巧的是他们的老家就是隔壁镇。在一起后几个月这对小年轻就领证结婚了,没多久就怀孕了,昨天张凤感觉快生了,连夜去医院,终于在凌晨五点生下了他们夫妻的第一个孩子-三英。
”吱----",门外进来一个40来岁的大妈身穿蓝色布外套和黑色裤子,脚穿着一双绿色解放鞋,左手拿着铁盆装的鸡汤,右手拿着一个布袋,里面是一些日常用品。她就是李宇的妈妈,也就是张凤的婆婆——惠珍嫂子。惠珍嫂子进来后把鸡汤放在病床旁边的小桌子上,抱起刚出生的小孙女三英,对刚生产完的儿媳说:”凤儿啊,趁热喝鸡汤吧,不然凉了鸡汤就不好喝了。""欸,好的妈,我这就喝。“李凤回道,说完就拿起旁边的鸡汤喝了起来。
三天后,张凤抱着女儿、惠珍嫂子拿着日常用品衣服桶之类的一起下楼和一楼办出院手续的李宇汇合,夫妻俩和惠珍嫂子去到车站,今天时闲日,大吉镇赶集的圩日是昨天已经过了,今天镇上比较少人相应地面包车也少。”六岩村来就上车了啵“”三规村,三规村“”禾木、石头,要就来“这就是这里村民从镇回村的普遍交通工具——面包车。没错,李宇夫妻俩和惠珍嫂子要从车站搭面包车坐40分钟才到他们的家——六岩村,即使现在进入千禧年,轿车在中国已经不是稀罕物件了,可是对于在西南边陲的偏远镇来说,小轿车依然是十分昂贵的物件。由于大杨镇位于西南边陲,这里的特征就是山多路难走,由此催生了一个新行业——面包车司机,只需要一辆物美价廉的五菱宏光面包车就可以开启搭客了,面包车一般能坐7个人,但是实际上司机为了多赚钱,村民们为了能早点搭上车回家,挤一挤就挤出了十个人一车的现象。
李宇看到回他们村熟悉的面包车司机面孔后赶紧上车占了中间三个位置,还好没人不然人多的话就要坐后面了,后面没窗,又闷又难受,只有中间是有窗的。张凤和惠珍嫂子上来后赶紧坐好,司机又揽客等了十五分钟后集齐7个人,把车门关好后,面包车司机启动油门回村了。
车上,隔壁大队的水花嫂子开始闲聊,问惠珍嫂子。:”惠珍,这是你家小孙女啊,刚出院回来?这坐月子的鸡准备好了没,办不办出月酒呀?“惠珍嫂子面带笑容说:”是啊,我家小儿媳妇前几天生的今天出院回家了,家里的小母鸡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一天杀一只给我家小儿媳妇坐月子。至于满月酒看他们夫妻俩。我们老的不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