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维持空中后勤补给线的两型运输机的研发,是同时展开的。
因为这类飞机除了体积大以外,并没有多么高深的技术难度。毕竟它们不需要先进的电传飞控、不需要单薄的机体携带更多的弹药。
超音速无人运输机,它在布局上参考了协和式客机。不同的是无人机没有座舱,而且使用了翼身融合体和大升力面积的中距耦合鸭翼,鸭翼还采用了平凸翼剖面。这让这架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下的起降距离仅仅是220米和240米。前线的野战机场可以完全满足它的起降。
飞机长40米、翼展35米、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其中载重量40吨、空重25吨、最大载油量45吨。
动力系统是四台以蜻蜓战斗机上装配的朱雀-1A型涡扇发动机为核心机、将涵道比从0.38放大到2.5、最大推力从160千牛提升到250千牛的朱雀-1B涡扇发动机。
心脏有力,这架超音速无人运输机的飞行性能也更高。
最大起飞重量的情况下它的航程能达到50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达2.35马赫、实用升限15000米、不开加力时超音速巡航的速度可以达到1.5马赫。
杨新光将这型超音速无人运输机命名为“旗鱼”,将物资高速的运到战区,旗鱼的称号再合适不过。4000架的需求,对于飞机制造厂来说是小意思。而且因为是无人机,操作人员不需要特殊的选拔和体能训练,可以快速成军。
另一型相对保守的高亚音速大型运输机相对来说技术难度更低一些。
长77米、翼展68米、最大起飞重量340吨。简直就是跟C-5运输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动力系统采用4台以朱雀-1A为核心机,涵道比扩大到20、去掉加力燃烧室的朱雀-1C发动机,总推力1500千牛。
它可以将120吨的货物运送到5000公里外,运力非常强大。
杨新光将这型运输机取名为“甲虫”,取鞘翅目昆虫力量巨大之意。这型运输机至少需要1000架,以满足构建空中后勤补给线和改装为空中加油机的大量需求。
两型飞机,今后将构成新军空中补给线的中坚力量。它们相互配合,让杨新光的新军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快速部署、快速补给的立体后勤能力。
负责给陆地补给线提供保护的防卫旅,则是在重型合成旅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中程防空旅而构建成的。
杨新光为防卫旅设置了装备天幕-1的防空营,专门用于防备敌人的导弹和空军进行空袭。这个防空营实质上作为一种要地防空的作战单位存在。而且,比起其他部队的防空营,该作战单位配置的发射车有12辆,每辆发射车携带6枚导弹,一个营一次可以发射72枚天幕-1。这些导弹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伞保护后勤补给线不再受到来自空中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