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与罗刹的第一次接触中,杨新光发现了一个存在于华夏新军身上的缺点。
由于缺少工兵部队,陆军只能沿铁路前进,或者干脆直接乘坐火车追击敌人。这引起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对方如果侦察手段先进一些,面对沿铁路行进的己方军队,可能导弹很快就会招呼过来......
在现有5个工兵旅的基础上构建规模更庞大的工兵部队,就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奈何饭要一口一口吃,先发展那些先进的作战和保障装备被排在了前头,直到年末才开始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工兵体系。
工兵是一支技术含量较高而工作量相当大的兵种,什么扫雷布雷、清除路障、修建工事、架设浮桥都是他们在干。如果没有强大的战地工程机械作为工兵的主力,那么繁重的战场工程作业不仅会大大拖慢作战效率,会严重打击士气,甚至影响战役成败。
为此,华夏新军订制了一大批工兵装备,用来建设陆军各集团军的工兵旅和后勤部队的各工兵师。
数目最多的,就是新型的火箭扫雷车,它安装在一辆8X8的卡车上,口径达300毫米,执行扫雷任务时尾后能拖带一条长5公里、直径250毫米的爆破索,爆炸后可以形成一条宽10米的安全通道。12枚齐射的情况下可以在雷区清理出一片可供一个合成营通过的安全场地。当它卸下爆破索,携带布雷战斗部的时候,每一枚火箭还可以布洒25颗攻顶反坦克地雷,以及它还可以携带高爆、云爆弹头执行攻坚任务。
与其数目相同的是履带式综合工程车,它使用了“东北虎”坦克的底盘和动力包,集成了挖掘机、吊车、刮刀机和铲车,可以做到快速的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清除障碍、在森林等自然障碍多的地方开路等等任务。
稍少一些的装备则是一种自行舟桥,它使用6X6轮式底盘的卡车改装,自身装有浮力箱和喷水推进装置,在水上的时速可以达到15节。装载的浮桥展开后长5米,宽5米。拥有快速连接装置,一个舟桥团的自行舟桥可以铺设出横跨南方大江的超长浮桥。
工兵部队还装备有一种硬质路面铺设车,卡车后面拉着一个类似于卷帘的东西,这种卷帘全部展开后长150米,宽6米,足以支撑东北虎坦克以40公里时速走在翻浆地上不陷车。
最后也是最少的装备,就是一种履带式的盾构机,它看起来有些朋克风格,履带底盘上面顶着一个巨大的圆柱体,圆柱体是盾构机的主要部份。西南攻势时有些部队快速开挖隧道、在山体中心打洞以百吨炸药爆破就是靠的这种盾构机。
集团军的工兵旅计划下辖两个扫雷营、两个清障工程营和两个舟桥营。每个营配置6个连,每个连配置9辆车。后勤部队的工兵师则下辖两个扫雷团、两个舟桥团、两个清障工程团,每个团辖3个营。连级单位的编制配置与集团军的工兵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