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
连轴转好几日,一日才合眼两三个时辰的庆帝揉了揉眉心,下面的人如往常一样递上一封特殊的密信。
信封上面印了一个火漆,鲜红的颜色无比醒目。
庆帝见了这封信,紧锁的眉心不由得松了几分。
下一刻看见信的内容,心跳一滞,难以言喻的喜悦瞬间流遍四肢百骸,他似是不敢置信一般又逐字逐句的看了好几遍,生怕自己劳累过度,眼花了。
泛黄的信纸出现了褶皱,许久,他方才松开手。
“出宫。”
城府深沉,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声音发紧。
他大步流星的往外走,脚步声透露出急切。
还没走出太极殿,一个声音嘶吼着接近,穿破云霄。
“边关急报——”
“咚!”
风尘仆仆的人重重跪倒在地,沉闷的声响敲在众人心上。
他喘着粗气,双手在头顶呈起一封灰尘鲜血侵染的书函,“陛下,北齐进犯,谷城失守,边关告急!”
一众宫人霎时脸色苍白。
北齐积威已久,庆国迎头赶上可毕竟时间还短,在许多人心里,北齐依然恐怖,是不可撼动的大山。
庆国人心里还是处在那座名为北齐的大山阴影下!
这也是庆帝执意要打这一场的原因之一。
这一战关乎的不止一时输赢,更是庆国的未来。
他又看了一眼宫外,眼皮跳了跳,终是转了身。
“立刻通知下去,令所有大臣立刻进宫!”
“是!”
小太监们出了宫,打马敲响了文武百官大门。
陈萍萍也在其中。
兵贵神速,庆国为这一战准备了许久,临到头才开始调动,就是为了打北齐一个措手不及,为何北齐反应如此快?
甚至占了先机?
消息泄露了!
陈萍萍面沉如水,眼里是展露无遗的杀机。
肖恩!
终究是小看他了。
……
秋风肃杀,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马蹄森森。
帝王御驾亲征,登台挂帅。
大军出征,两旁全是庆国百姓,他们静静看着,在一片黑压压的军列中找着自己熟悉的面孔,在心里为他们祈祷着,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
空旷中只有大军整齐的步伐,森冷的铠甲碰撞声。
直到再也看不见,人群中才响起此起彼伏的痛哭声。
哭声撕心裂肺的压在嗓子,生怕影响了即将远征的家人。
那是他们的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们送他们整整齐齐的去,待战争结束,又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回来呢?
一个满头花白的老妇人跌坐在地,满脸沟壑中滚下两行混浊的泪水,抱着懵懂无知的小孙儿,泣不成声。
“我的儿啊!”
旁边的人都认识她,这个老妇人丈夫和两个大儿子都死在了战场上,今年唯一剩下的小儿子也上了战场,只留下一个两三岁的小孙儿。
他们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按捺住心酸说。
“他们会回来的,仗打完了他们就会回来了。”
“是啊!”
“只要我们打赢了,北齐就再也不敢来了。”
“到时候就再也不用打仗了,我的孙儿可以在家里,我们家还有他爹军功分下来的十几亩地,好好种,也能够顿顿吃饱……”
“过年的时候说不定能割上二两肉,包个饺子。”
“多好啊……”
大家互相安慰,斑驳着眼泪的脸上带上希冀。
谁不知道战场刀剑无眼,谁不怕死亡?可四下一望,四壁皆空,连耗子路过也要摇头,为了全家能够活下去,只能含泪送家里的男丁上战场。
只因陛下有旨,伤亡有抚恤,军功分良田。
上战场会死,在家也会死,与其一家人活活等死,不如豁出命去拼一把,如果死了,至少能给家里留下些钱财。
这是他们第一次正面对上北齐,所有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
本就命如草芥,杀一个值了,杀两个赚了!
……
老妇人擦干眼泪,摸着小孙儿稚嫩的脸庞。
“狗子,咱回家等你爹回来。”
孩子懂事的点头,细的像麦杆的手臂牵着奶奶。
一老一少互相依偎着,缓缓走向了回家的路。
路很长,慢慢走,总有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