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是形声字,卂(xùn)为形,营(繁体)省吕为声,兼表回环。又写作惸,形旁是忄,声旁是㝁(qióng)。茕本意是鸟盘旋疾飞。常用指没有弟兄、孤独,即茕独,引申为忧愁。
中文名
茕
读音
qióng
部首
艹
总笔画
8
统一汉字
U+8315
详细字义
(1)〈文〉[动] 回旋着飞 [circling in the air]
茕,回飞也。从凡,茕省声。鸟回转疾飞曰茕。——《说文》
(2)〈文〉[形]孤独,无兄弟 [solitary;lonely]
无虐茕独。——《书·洪范》。传:“单无兄弟也。”
哀此茕独。——《诗·小雅·正月》
夫何茕独而不余听。——《离骚》。注:“孤也。”
如:茕子(孤儿);茕孑(孤单);茕困(孤苦);茕妻(寡妇);茕疚(因孤单而感忧伤);茕居(寡居);茕然(孤独无依的样子)
(3)〈文〉[形]悲愁 [sad]
神茕茕以遥思兮。——《汉书》[1]
词语
【茕茕】qióngqióng
[all alone] 〈文〉[形]孤独无依靠
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左传》
【茕茕孑立】qióngqióng-jiélì
[standing all alone] 茕茕:孤独无依靠的样子。孑立:孤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晋·李密《陈情表》[2]
备用词:
单茕
哀茕
茕眇
茕鳏
孤茕
茕然
茕妻
茕疚
茕困
茕茕
茕弱
茕怀
茕嫠
茕子
茕厘
茕迷
茕居
茕孑
茕茕孑立
茕茕无依
茕茕孤立
鳏寡茕独
鳏寡孤茕
独自茕茕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回疾也。从卂营省声。渠营切 文二[4]
说文解字注
〖回疾也〗
回转之疾飞也。引申为茕独,取裵回无所依之意。或作,作睘,作嬛。毛传曰:睘睘,无所依也。
〖从卂,营省声〗
渠营切。十一部。文二[4]
康熙字典
〔古文〕㒌《唐韵》渠营切《集韵》葵营切,𠀤音琼。《说文》回疾也。从卂,营省声。
又《玉篇》单也,无兄弟也,无所依也。或作惸嬛。《广韵》独也同焭。
又《玉篇》忧思也。《左传·哀十六年》茕茕余在疚。 亦作㷀。《孟子》诗云:哿矣富人,哀此㷀独。◎按诗小雅今本作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