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表示所放的处所等。[1]
中文名
呶
拼音
náo
部首
口
字码
U+5476
五笔
kvcy
字音解释
呶
〈名〉
(形声。从口,奴声。本义:喧哗) 同本义 [hubbub]。如:呶拏(喧闹);呶嚷(吵闹);喧呶(闹嚷;争吵)
呶
náo
〈叹〉
表示所放的处所等 [look at]。如:呶,信在这里,你看嘛!
呶呶
náonáo
[talk on and on foolishly and tediously] 指人没完没了的讲话,惹人讨厌
呶呶唧唧
náonáo-jījī
[hem and haw;mince matters(words);speak in a halting way;stumble over one's words] 吞吞吐吐
呶
nǔ
〈动〉
凸出;突出 [bulge]。如:呶嘴儿(突出嘴唇示意)
挪动,移动 [move;shift]
邢夫人等忙叫宝玉搀着,命人呶椅子与他坐。——《红楼梦》
粤语词典
呶,naau,粤语中表示责骂的意思。
现代粤语使用者误写作“闹”,其实应该为“呶”
例句:
你点解要呶我? —— 你为什么要骂我?
老板见一个呶一个。—— 老板看见谁都要骂。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女交切《集韵》《正韵》尼交切《韵会》泥交切,𠀤音铙。《说文》讙声也。《广韵》喧呶。《诗·小雅》賔旣醉止,载号载呶。《集韵》或作詉。
又《集韵》女加切,音拏。唠呶,喧也。
又《唐韵正》古音奴,当攺入模韵。诗载号载呶。叶下豆。豆,古音田故反,平去通叶。《王褒·僮约》出入不得骑马载车,踑坐大呶,下牀振头,𡍮钓刈刍,结苇𦡳纑。头,古音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