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来,你还有如此筹谋。”
归家后,沈渡竟然破天荒的表扬了她。
颜幸放下手卷,又塞了一个蜜饯,“怎么了?”
“太皇太后下旨将弘文馆作为试点,择寒门贤者入馆求学。”
颜幸闻听此言,惊喜不已。来到人界这几日,自己也终于是有所贡献,不枉费神君这个名号了。
“六娘不敢独占功劳,此事全靠大阁领从中斡旋,能在寒门子弟中落得一个明察秋毫的名声了。”
沈渡抬眸,言语之间满是担忧,“我在意的是这些吗。下次再有所行动,提前告诉我,要不然我绝不轻饶。”
颜幸嘿嘿笑了两声便跑了出去,总是和他待在一起感觉压抑的难受,而且光线实在刺眼,不多走两步难以入眠。
沈渡看着这满屋的灯笼,若有所思。
“是太亮了。”
一旁的管家有些纳闷,“灯没动啊,还是原来那样子。”
“你们也觉得亮吗?”
“府里的人都习惯了。”
“我记得西辰有一种布料可以遮蔽光亮,去做张帷幔来。还有,以后那边的灯别点了。”
管家诧异,没想到大阁领如此体贴夫人。
次日一早,景林便呈上所有死者的首饰,提及死者皆为乐伎,且发簪奢华异常。
颜幸心生疑虑,与沈渡一同探查发簪来源。
“当日我就感觉奇怪,这些金饰相较于其他饰品都显得过于精致,不像出自普通金坊。这些东西也不是一般乐伎能够轻易获取的。我对这些不是很了解,可垂垂说过有名气的手艺工匠都习惯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记号。”
沈渡从袖口掏出一个发簪,上面果然刻着碧江金坊。此金坊的工匠是当年宫中司珍房为贵人打造首饰的,开坊不过十年胜过许多百年老坊,成为城中魁首。
一个店小二看到两人气度不凡,连忙恭维,“贵客登门,不知道二位想选些什么?”
沈渡扯出一抹笑,看向颜幸,“发簪。把你们这边最好的都拿来。”
小二忙前忙后端上来十只发簪,一个赛一个精美,其价格高达五十两,非一般人能承受的起。
沈渡尝了一口茶,说道:“紫笋茶乃是当今御贡,更以阳羡紫笋为上上珍品,之前我得蒙圣恩赏了几两放在家中一直不舍得喝,倒是贵坊阔绰。”
“这是咱们东家的珍藏,贵客临门才舍得奉上。”
“掌事的还没来吗?”
话音刚落,一紫衣女子便从二楼款款而来。
“原来是大阁领和阁领夫人啊,不知二位今日光临寒店有何指教?”
“如果我没有认错的话,你是英王殿下身边的杨掌事?”
“大阁领真是好眼力,竟还记得我这小小奴婢,真是受宠若惊了。”杨掌事面露冷笑。
沈渡将死者们的金饰放在桌子上,询问其是否认得。
“这却有出自我碧江金坊。”
沈渡点头,“我要购买之人的名单。”
“大阁领,您这可就难倒奴婢了。金坊开门迎客来来往往这么多客人,这些年卖出的首饰也是不计其数,哪能都还记得呀。”
“五十两一个的发簪,寻常百姓就算是倾家荡产也买不了几次吧。”沈渡微眯眼眸。
“给不了账本,那你不如告诉我谁可以给我。”
杨掌事脸色变得难看,“这…”
“内卫府办案若有隐瞒,此事严重可你承担。”
沈渡负责说颜幸就在一旁品味上上珍品的阳羡紫笋,还不忘就着两块茶点。
看到沈渡作势要走,颜幸赶紧拍掉手上的饼渣跟上他的步子,杨掌事立马拦下,“大阁领稍后,奴婢这便去拿。”
颜幸一屁股坐下来,嘴里嘟囔着:“也不知这茶到底有什么好喝的。依我看,饮茶不如饮花。”
闲来无聊,又开始摆弄起桌上的发簪,虽然跟天上的仙女们头上戴的差了一点,但也算是匠心独具。
在天外天时,颜幸都是折枝挽发或是用笔,对这发簪什么的不大有兴趣。但是售价五十两想必应当是极好的了。
沈渡也挑了一个镶玉金簪,为她挽了发髻,
“这个不错,就这个了,简单,适合你。”
"送给我吗?不会让我自己花钱买吧。"
颜幸撇嘴,她现在身无分文,哪来的银子支付发簪。
沈渡微微皱眉,叹了口气,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
颜幸瞪圆了眼睛,财大气粗,不错。
很快杨掌事便将名单拿来,颜幸仔细查看后发现没有那些乐伎,而一旁的沈渡倚柱而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头上的发簪,
素丽高雅,与她甚是相配。
“倒是有几个熟悉的名字。”
“是男死者?”沈渡自知失态,连忙收敛了情绪。
"没错。"颜幸大吃一惊,"他们为博红颜一笑还真是一掷千金啊。"
这话听着怎么像在点沈渡啊。
此账本是糊涂账,只写宴送没有数目,也没有具体去向。
碧江金坊常常宴请城中权贵女眷,将首饰赠了出去,所涉金额巨大,想必不是一个杨掌事能够搞定的。
颜幸沉吟片刻,说道:"杨掌事是英王心腹,地位非一般宫女可比。但在你面前一口一个奴婢,还乖乖交出名册。"
“扮猪吃虎。”
明明是在说杨掌事,但颜幸听了莫名一阵心虚。
若是如此,英王应该很快就会找上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