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民主
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
(1)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特点: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
(1)选举民主
(2)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
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①国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②公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的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的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6、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涉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3)民主监督
7、公民应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1)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全面依法治国
1、法治的重要性。
(1)对国家和社会: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③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⑤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对公民: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2、法治的要求。
(1)实行良法之治。
(2)实行善治。
3、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要求。
(1)权力来源:人民。
(2)宗旨:为人民服务。
(3)工作要求:①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②政府要按照法律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利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4、依法行政的核心和重要性。
(1)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5、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6、推动法治中国建设,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加强道德修养,增强守法自觉性;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等。
7、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原因: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