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火线: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于上海刺杀了主张“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
结果:至此,国民党对南方7省的控制权全部丧失。孙中山、黄兴等再度逃亡日本。 [2]
此战,由于国民党政治软弱,党内领导层对出师讨袁存在意见分歧,行动迟缓,丧失主动,加之兵力不足,粮饷缺乏,又无统一部署与指挥,以致失败。但在政治上进一步揭露了袁世凯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独裁的反动面目。
除夕:可恶的袁世凯我要用惊天炮把他炸的满地找牙。
清明:冲动是魔鬼,我的直觉告诉我袁世凯不会就这样结束的。
护国战争: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除夕:在共和里当皇帝,这是对共和天大的讽刺。
春节:走,我们参加护国军。
结果: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三路攻滇计划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北洋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被迫宣布撤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
1916年5月8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唐继尧任抚军长,与袁世凯政府对峙。不久,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1916年6月6日,袁忧愤而死,由黎元洪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6年7月14日,军务院撤销,护国运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