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旌和胡松离开军营时,被巡查士兵发现,胡松让平旌先走,他断后。
驿站内,平旌告诉林奚自己欲借日食天象给覃凌硕设局,让大渝皇属军付出代价。林奚想和他好好谈谈,萧平旌推说回到甘州后再谈此事。
平旌吩咐属下到大渝城内,借日食天象散布覃凌硕必败的流言,鲁昭担心覃凌硕会因此打退堂鼓,平旌断定覃凌硕不会改变主意。】
“不好,被发现了。”
“他们已经被发现,还交上了手,胡松怎么办?他大概要死在这里了吧。”沐春风沉声道:他还没有回大梁呢,他还没有看见胜仗呢。”
江厌离说道:“是啊,平旌越来越稳重,也越来越有一个将军的样子了。”
罗青羊说道:“虽然这是二公子的推脱之言,不过回去再说也好,毕竟是在敌军的地盘上。”
聂怀桑说道:“借日食天象,散布留言,乱大渝皇属军的军心。”
无心是看明白覃凌硕的性情了,“覃凌硕不可能打退堂鼓,阮英一来,他当着朝中死敌的面都夸下海口了,那就是骑虎难下,而且现在以他的性情,越是阻他,他越是要一意孤行,八十匹马都拉不回来喽。”
【甘州营里,萧平旌将自己的皮毛褥子让杜仲送给林奚取暖。平旌给父亲写信,欲将自己的打算告知父亲,元启毛遂自荐,愿意帮他回京城送信。
到了金陵,萧元启先到长林王府送信,萧庭生关切询问,二人寒暄了一番。元启回到莱阳侯府,吩咐下人此后称自己侯爷。管家见元启要出去,上前询问,却被元启教训。
萧庭生看信后满是忧虑,一旁的元叔不解,而萧庭生提到如今国孝尚在,元叔也担忧起来,此时兴兵打仗唯恐不妥,尤其担心太后会借此为难平旌,劝王爷写信让平旌以稳妥为上。萧庭生称先帝赐长林二字,意不在权位富贵、处世圆滑,重在保境安民,若此战能消灭大渝皇属主力,便可保北境十年太平,若先帝尚在,定会同意平旌此举。】
“平旌还是想着林姑娘的,明明关心人家,明明会派人打听人家的消息,可就是不愿意面对人家。”
“林姑娘决定留在甘州了,大梁和大渝不久后必有一场大战,大战便少不了伤亡,到时边境便会需要大夫,这便是尽她医家之责。”
“送信回金凌,小侯爷为何这个时候想回金凌了?”
“去掉这个小字,也说明他的不甘心,不甘心让任何人小瞧,他还有大志向。”
魏无羡说道:“兴许是泰叔的缘故,他不喜欢家中下人对他的事过问这么多,否则,他会觉得有人要监视他吧。”
“庭生不是忧虑这场仗的胜负,而是忧虑国孝尚在,期间兴兵,怕是朝中那些大臣又会抓住不放了,所以平旌才先写一封密信,送到庭生手里。”梅长苏也有些担忧。
“他晚上出门竟是来荀府,他来找荀白水做什么?”蒙挚满脸疑惑。
萧景琰说道:“平旌意在斩落二十万皇属军主力,如此一来,至少能给北境带来十多年的太平,这是好事,若成,便是大功一件,就是朝中那些人若得知,尤其是荀白水,这样一战,平旌在军中的威望和功绩足以让一代人仰望,他们必会阻挠,平旌送来的是密信,只能希望此事不会提前泄露吧。”
【元启前来拜见荀白水,煽风点火,言称大梁国丧期间,平旌只想立功而不顾先帝恩情,欲和大渝一战,自己身为宗亲,见他如此行事,气愤难忍,故前来相告。他离开后,荀白水若有所思。
只因二皇子一句错话,太后便动怒责罚其母,其母磕到头破血流,太后离开后一旁的安如却噤若寒蝉。
荀白水告诉荀太后平旌欲起战事,荀太后忙斥责他为何不告诉陛下,荀白水却让她静观其变。
荀太后见安如因受到惊吓而高烧不退,无奈只得吩咐将她送回荀府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