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他来了,他对我说我是他的小狐狸,要带我回去,而我脑海里却没有他的印象,只是有种莫名的熟悉,在他伸出手的那一刻,我向他走了过去。
“小丫头,你过来,我带你去吃糖葫芦。”温和的声音在喧闹的茶楼里响起,声音不大却入到了我的耳里,于是我向声音的源头走去。
“你好呀,小和尚,你打哪来呀,又要到哪里去呢”。我抬起头望向他,明明脸上长满了胡子,声音却一点也不粗犷,眼睛圆圆的充满了智慧。
“我从东边来,来这茶馆接一个人人,她原来最喜欢吃糖葫芦了。”
“哦?喜欢吃糖葫芦呀,可是我们茶馆没有喜欢吃糖葫芦的人呀。你是不是走错了呢?”
“没有呢,我要找的人已经找到了,只是她不认识我了而已。”
“哦,是吗。不要难过,我看你挺眼熟的,来进来吧,我请你吃我最喜欢吃的焦皮鸡,我还有一小块,是我掌柜姐姐给我留的,分给你一点点,可好吃了。”
“谢谢你,小施主。贫僧是佛门中人,平时不沾荤腥,还望小施主海涵。贫僧吃碗茶就好。”小和尚脚步跨进了茶楼大门口,找了个角落里的位置坐下“不知小施主有什么推荐吗?”,随着他的话音刚落,目光转向了我。
“那你尝尝我们的主打茶——碧螺春吧。碧,色翠也,螺,呈螺形状,春,春光入茶。然而碧螺春还有着四处与其他茶不同的地方 一是形美,常用“铜丝条,蜜蜂腿”来形容,通俗的说就是,茶叶,条索紧结、纤细,呈螺形,茸毛遍布,毫峰毕露,十分美观;二是色艳,色泽银绿,翠碧诱人。由于茶叶十分娇嫩,一定要采用上投法,使用将要沸腾的水进行冲泡,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释放碧螺春的鲜香。冲泡之后的碧螺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银毫显现,令人赏心悦目;三是香浓,碧螺春茶有着特殊的花果芳香,香气浓郁,清香优雅而持久,许多人也凭借这一点来判断真假好坏;四是味醇,泡开后的碧螺春茶,滋味鲜醇爽口、甘厚生津,回味绵长;有“绿茶皇后”的美称。生于“仙境”,藏于太湖!而且我们采摘的地方位于太湖之滨,东山是犹如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相隔几公里、屹立湖中的岛屿,西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并且他能够让人精神振奋,缓解疲劳,达到提神益思的效果。我看您像风尘仆仆赶来,不如在此好好休息片刻,顺便听听我们的说的书怎么样,和你曾见过的有何不同?”
“如此,便多谢施主好意了。麻烦您帮我上壶碧螺春吧。”说罢,小和尚朝我点点头之后,随即将目光投向了说书之人。
“好的,您稍微。”见状,我便微微向他致意离开了此地。
在我刚刚离开小和尚坐的桌子旁时,今天说书的人开始了他的故事。
“啪——”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拼劳一辈子却不敌三言两语》,讲述的是一代忠臣因奸人陷害而陨落的故事。各位听众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在家萧门萧自寒,这厢有礼了。”
“唉唉唉,听说了吗?王丞相被抄家了,说是私通外敌,就连二小姐都是外面的蛮子生的,丞相夫人都不知道还以为是丞相从外面抱回来的呢。
唉,可真是世事难以预料啊,没想到向来刚正不阿的丞相竟有如此复杂身份。
就说是呢,谁又会想到呢?平时就数丞相对皇上忠心耿耿了,自家大公子说送上战场就送上战场,可就那一个儿子啊,啧啧啧,这要是回不来,这一脉不就断了吗?
唉,这谁说不是呢,大公子好不容易当了将军,这丞相这一事一出,这不就啥也没了吗?话说,大公子会不会攻打回来啊?
快呸呸呸,这话可不能瞎说,反正我觉得丞相干不出这事了。不是我说,自从这朝堂之上有了王丞相,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可比原来的日子好过多了。反正我是不相信这事是真的。
啧,这事,不好说不好说啊。可惜了大公子了。
就是就是,可惜这一家子了,听说男的斩首,女的充当官妓。多好的人啊,唉。
别说了别说了,散了吧散了吧啊,这事啊,不能讨论不能说啊,对自己好。
对对对,快走吧走吧。
刚刚众人所议论的便是随朝的王丞相,我们先说说王丞相这为人吧,在众人都是三妻四妾的情况下,唯独他只有夫人一人,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叫王辰忠,女儿叫王辰心。听说儿子直小就喜欢舞刀弄枪,早有上战场杀敌精忠报国的想法,奈何是自己的母亲害怕自己的儿子最后客死异乡,所以一直没让儿子出去;女儿呢,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哥哥寻来的话本小说,还会和身边的丫鬟揣摩主人公的心思,幻想着自己的良缘,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但是呢,现实的传闻却是丞相府上的二小姐从小就奇丑无比,一点也不像丞相的孩子,不曾继承其父亲半点容貌与才华。而且在她小的时候不小心吓死过人,所以丞相下了死命令,从来不让她出门,因此她才会从小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在漫漫岁月中,只剩下了学习琴棋书画,看话本打发时间。
一家四口虽然清贫,但是会很快乐。但这一切都在皇上突然召集丞相进宫的那一天打破,也就是那一日从王丞相家搜出来通敌叛国的证据,也就是在那一日王丞相家就散了,在往后的岁月中彼此再也没有见过面,也就是在那一日皇上见到了当朝百姓纷纷跪在城门前请愿,求皇上放过王丞相一家性命,并且宽大处理,因为王丞相在位期间是切切实实做了许多大家有目共睹的好事,百姓们不相信如此兢兢业业的王丞相会做出通敌叛国这等没有良心的事情。
也就是在那一日,皇上念王丞相在做官期间期间,虽已通敌,却实实在在为当朝百姓做了许多好的事情,有目共睹,功虽不能抵过,特认命其大儿子为西部边疆参军,无诏书不得回朝。其女作为敌国子女发落为官妓,从此生死与王丞一家无关。至于丞相,哦不,王书馍与其夫人贬为平民,不得再次参政,可为商,却不能参与与朝廷有关的任何商贸。如有其他孩子也将不得再次参加科考进入朝廷,或参军出入沙场。
至此,一代贤臣开始落幕,一个个小人开始粉墨登场。
后来,王丞相与其夫人离开了朝堂之上,据说是南下开了一家酒楼。至于大儿子呢,因为病重死在了去往西部边疆的路上。而二小姐呢,则在送往官妓院的前一天晚上被皇上的那个疯子弟弟给掳走了,至此也杳无音信。
就在人们感叹疯子就是疯子的时候,却流传出了二小姐貌美如花,俩人佳偶天成的消息。传言称疯子弟弟喜欢了二小姐很久,但正是因为自己在外面的风评不好,所以迟迟不敢追求二小姐。这不恰好听说了二小姐一家落了难,所以才伸出了自己的双手解救二小姐于危难之间,至于为什么老爷夫人会选择南下,是因为开一家酒楼一直是夫人的心愿,奈何作为丞相之妇,怕落人口舌,一直就没有做,这次正好趁着有机会,也算是一种谋命方式吧,再加上南方天气是真的不错,所以最终决定了南下开酒楼。而二小姐的哥哥,则是因为命不太好,再加上有奸人设计,不幸在路上丢了性命。
据说是因为二小姐不喜欢这京城里的空气,王爷忍痛遣散了府里的其他人,只带着二小姐和部分下人出府四处转悠了。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弟弟的原因,皇上也不再追究这个这个敌国之女到底去了何处。
也正因为如此,民间已经开始流传二小姐和王爷恩爱两不疑,俩人如胶似漆。昨天还在扬州,再过两天就又到边塞了。俩人慢慢悠悠的,走南走北,一时成为一段佳话。城里的人也天天听着二小姐过的也还不错的消息,心里也跟着感到欣慰。
突然,某一天,传出了二小姐和王爷遇到了山匪,二小姐被山匪玷污了,王爷被一女侠救了。后来,二小姐觉的对不起王爷自杀了,临终前托付王爷要好好感谢救命恩人,所以王爷带着这位女侠回了京城,在回来的路上,俩人日久生情,一回府邸便去求了一道圣旨,要将女侠郭小女明媒正娶到王爷府。后来才知道,女侠原来是郭将军的小女,从小桀骜不驯,不听管教,所以才一个人在外闯荡,而郭将军则是镇守东域的大将郭满,手下有三百万兵,且有两万精兵,简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那种。
后来的后来,一个从南面来的人传来了另一个版本的消息,说这一切都是王爷为了娶将军小女编造的谎言。在某次的路上,王爷遇到了将军小女,贪图美色所以弄了点手段想来了一场英雄救美的把戏,结果没想到遇到了真的山匪,成了美女救一男。那时候王爷怕将军小女不开心,就对那位女侠说二小姐是跟在身边的丫鬟,自己一个人出来游山玩水的身边需要机灵的人伺候着。后来熟悉的时候又说,表面上看她是普通的丫鬟,可实际上她是皇兄派来监视自己的,自己没有夺权的心思,只想跟在皇兄身后做一个闲散的王爷,可皇帝哥哥就是不相信自己,所以找了个借口把她安排在了自己身边,要时时刻刻监督着自己。单纯的郭小女相信了这位疯子弟弟的话,于是给了二小姐一笔钱财,让她一个人改头换面出去谋生了,而自己选择了和王爷一起回朝成亲,还要求了王爷不能有三妻四妾。王爷表面上答应了郭小女的要求,放走了二小姐,暗地里怕她泄密找人把她杀了。
丞相夫人听说了这个消息,竟急生生的昏死过去,醒来之后也不再认得丞相,后来在他去店里忙事情的时候意外坠井死了,等丞相回家发现这个事实之后,一时急火攻心晕倒在了地上,腊月的晚上多冷啊,硬生生的被冻醒,从此以后被伤了根本。他老人家花费了些时间,把经营了许久的酒楼盘了出去,用那笔钱将自己的院子使用权永久的买了下来,雇了个哑奴,看守着这个院子,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在南山建了自己和夫人的衣冠冢,随后随夫人一起跳进了那口井水里。
至此,王丞相一家已落幕。无论荣辱,都成了空,为朝廷卖命了半辈子,最后却落了个所死非良地,所托非故人,死后无人祭,儿女无处寻的地步。
而随朝,也在小人的控制下逐渐衰败,最终被所谓的疯子弟弟夺权,建立了新的王朝意朝,定都洛城。”
“啪—”
“今天的故事已讲完,感谢大家的聆听。大家就随便听听,祝大家生活愉快。同时推出今天的优惠茶——碧螺春,原价九文九,今天只需八文八,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如此美茶,如此低价,错过了可就是错过了哈。”
——————————————————
“小和尚,你觉得他讲的怎么样啊?”
“贫僧认为可圈可点,挺好的。”
“我也会讲,下次我说给你听,讲的肯定比他好。他讲了那么久,怎么是个悲剧啊,王丞相多好一人啊,死的挺可惜的。你说,这个故事都是真的吗?”陈柏雪在故事快要结束之时就已经坐到了小和尚坐的桌子旁边,等那边一落幕,她就开始了问东问西,好像能和他说上话,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能收到他的回答,就更好了,就好像高兴的狐狸收不回尾巴一样。
“施主,世间万物是真是假需由您自己判断。真是假来假亦真,如何看待事物的发展需要由您的心来决定。而我,什么都不知。”小和尚在听到陈柏雪叽叽喳喳的一段问话后,说了一些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的话,随后无论陈柏雪怎么问怎么说,他都不再回应,只是看着她活泼的样子微微出神。好像在看她,又好像在透过她看其他人。
故事一个接一个的上演,又一个接一个的落幕。等到最后一个结束,外面的天已经快要黑了,在夕阳温馨的光辉里,勤劳纯朴的人们踏着艰辛,卸下肩头沉重的犁耙,开始向家走去;酒楼餐馆小街上又开始了晚上的喧闹,夕阳赐给他们圣洁的光环,把岁月的疲惫和生活的沉重圈起来,赋予她们轻松。落下的夕阳照在盘坐的小和尚身上,就好像一道为他披上了金色的衣服,显得有些遥远,无法触手可及。
夕阳斜,花自无心水自闲;清风谢,谁把尺素传天阙;晓梦残,庄生挥墨染蛱蝶;夕阳剪,谁还在往昔流连。
有的人在这夕阳中开始今天的奋斗,有的人在这夕阳中开始思考明天的事情,有的人很清醒,有的人却开始迷失。
“丫头,来吃饭了——”一声脆喊,打破了这寂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