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枝牵着薛谚的手,看着住了十几年的院子,还有院中的柿子树她不舍说道:“在这住了十几年,如今突然要离开了,心中很是不舍。”
薛谚握紧她的手说道:“这里永远都是我们的家。以后你想回来看看,我就陪你回来。或许等我们老了,我们就回金陵来养老可好。”
这是薛家祖宅,不管薛家人走到哪,最终都会回到这的。
王玉枝看着薛谚笑着说道:“好。”
薛谚牵着王玉枝的手,两人一起离开。走出薛家大门,身后留下的看守的下人将大门缓缓关上。
将王玉枝十几年的人生关在了那座大宅里。
夫妻俩坐在马车里,王玉枝靠在薛谚怀里。
“夫君,嫁给你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在这里的十几年时光是我这一辈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夫君,谢谢你。”
薛谚是个好丈夫,王玉枝嫁给他,她真的感觉自己很幸福。
她经历三次,一世为妖二世为人。这一世她嫁给了一个对她一心一意的丈夫,此生无悔了。
想必薛姨妈那世,她嫁给薛谚也一定过得很幸福。
薛谚拥着王玉枝说道:“我们还年轻呢,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答应过你,会陪你一辈子,与你白头偕老,会给你一生的幸福的。就算去了京城,我们也会和以前一样的。”薛谚承诺。
王玉枝是相信薛谚的。
连薛诚都有两个通房丫鬟,薛谚却是一直只有她一个女人。莫说什么姨娘,连通房丫鬟也没有。
薛谚没动过这心思,当然王玉枝也不会给薛谚动这心思的机会。王玉枝最满意的就是薛谚自己都不曾动过心。
“再过几年安儿就该成家了,等孩子们都成家后,我就将爵位传给安儿,然后我再陪你到处走走,看看这天下的风景……”
薛谚拥着王玉枝,温柔地和她一起畅想以后养老的日子。
因为王玉枝担心儿女,思儿心切,再加上薛谚有爵位身上,奉旨处理皇商之事也需要京城复旨。夫妻俩日夜兼程,终于在半个月后赶到了京城。
“爹,娘。”薛谚扶着王玉枝从船上直下来了,码头上传来熟悉的声音。
夫妻俩循声看去,看到站在码头上朝她们的招手的长子。来接夫妻俩的正是两人的长子薛螓。
“安儿。安儿来接我们了。快,我们快下去。”
王玉枝听到儿子声音迫不及待想下去会儿子。
“不急,慢些,不着急。”薛谚紧紧扶着王玉枝。明明王玉枝身体不弱,有武功在身,可在薛谚心里,妻子依旧是娇弱之人,需要呵护。
“娘,地上湿滑您小心点。”薛螓伸手扶着王玉枝。
这孩子跟他爹一样,都觉得他亲娘娇弱呢。
“安儿。”王玉枝握着儿子的手,心情激动。
“码头上人多,咱们上车,上车再说。”母子俩正想说什么呢,薛谚提醒。
码头上人太多 ,的确是不安全。
“爹说的对,娘,我们上车再说。您小心,儿子扶您。”
一家三口上了马车,马车驶离码头。剩下的行礼什么的,自有管家带人运回府。
“我儿瘦了,辛苦我儿了。”王玉枝拉着长子上下打量,觉得长子瘦了。
薛螓看向亲爹薛谚,父子俩对视一眼。心里不约而同的出现一个想法:有种瘦叫你娘觉得你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