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亲母亲请安,让您二老费心了。”
薛谚和王玉枝给薛父和薛林氏硬头。
“快起来快起来。”薛林氏忙叫夫妻俩起来。
“都坐下,坐下说话。”薛父说道。
薛林氏:“你们俩可算是到京城了。怎么拖了这么久了,我和老太爷都担心你们出什么事?孩子们也担心呢。如今平安到家了,可算是好了。”
自老皇帝退位新皇登基之后,薛父也将薛氏家主之位传给了薛谚。之后府里就改了称呼,薛父是老太爷,薛林氏是老太太,薛谚是老爷,王玉枝是太太。
“儿子不孝,让父亲母亲担心了。”薛谚带着愧疚说道。
“金陵那么大一摊事需要你处理,一两个月能处理好已经算是快的了。我能理解,就是你娘一直念叨,担心你们出事。”薛父推说是薛林氏想儿子。
似乎大多父亲都会这样。他刚说完,薛林氏就等了他一眼嘀咕一句:“也不知道是谁,天天跟我念叨。”
薛谚和王玉枝相视一笑。
一家人嘘寒问暖,相互关心。薛谚和王玉枝报喜不报忧,将金陵之事的安排情况向二老汇报,好让二老放心。
“行了,你们夫妻舟车劳顿也累了,先回去梳洗休息,有什么话等休息好了再说。”薛林氏心疼儿子儿媳妇,打发夫妻俩回去休息。
“儿子、儿媳告退。”夫妻俩带着四个儿女离开。
裕国公府是御赐府邸,原是一宗室国公府邸。那国公牵扯入夺嫡中全家被贬为庶民,被赶出了京城。新皇帝便将为国公府邸赐给了薛谚为裕国公府邸。
裕国公府邸占地广阔,后花园更是有山有水,风景如画。只可惜现在已经入冻了,实在不是赏花看景的时候。京城太冷了,夫妻俩带着四个孩子回正院。
裕国公府正院为裕熹堂,薛父和薛林氏养老住的院子为裕慈堂。东院裕盛堂是嫡长子薛螓住的,西院的裕和院给次子薛蛉住,裕安院是给三子薛蛎住。
至于夫妻俩唯一的女儿薛曼君就住在裕熹堂旁边的裕华院。
夫妻俩挨个关心四个孩子,然后打发他们离开,夫妻俩梳洗用膳,然后休息。
到了晚上,薛诚带着妻儿过来,阖家一起吃团圆饭,为薛谚和王玉枝夫妻接风洗尘。薛诚和姚氏也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七岁的长子薛虹和三岁次子薛蝌。
一家人用完膳,薛父带着薛谚兄弟俩还有薛螓这个嫡长孙去了书房。剩下的几个孩子一起玩耍,大的和大的玩,小的和小的玩,屋里嬉笑声不断。
薛林氏带着两个儿媳妇边聊天边看着孩子们玩耍。
薛姚氏:“大嫂,您和大哥回京荣国府那可知道了?”
“荣国府?这话怎么说的?我和老爷今天才到回京,不过想来消息很快就会传开,没必要特地去通知荣国府我们回来吧?”
“再说了,不管是咱们家还是荣国府,都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若是来往也应该先正经送帖子上门才是。”
王玉枝一时不明白薛姚氏这么问的用意,猜测她的意思,按自己想的说道。
如今的裕国府可不再是当年依附荣国府的薛家,现在薛家可不再低贾家一头。
“母亲,您还没跟大嫂说吗?”薛姚氏听王玉枝这么说,看出来王玉枝还不知道。她扭头问薛林氏。
王玉枝也看向薛林氏问道:“母亲,到底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