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起身面容冷峻地看着太上说道:“你若敢逆天而行毁了大景,本座也不惧逆天带你一起走。徒暨,你好自为之吧。”国师说完朝外走去。
太上皇颤抖着声音说道:“侄儿不敢。侄儿遵皇叔法旨。”太上皇也怕死,因为他知道国师的本事。
太上皇终是打消了那不该有念头。
本来国师还有些话要跟太上皇说,但被太上皇那荒唐的想法给气得都忘了。
出了太极殿国师才想起来,不过国师并没有再回去跟太上皇说。
像国师这种修行之人更相信因果机缘,国师觉得他被太上皇气忘了此事,那就表示此事不宜此时再说出口。
国师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往前走,一直到离开皇宫都没有再停下。
倒是太上皇在国师走了之后,绷着张脸。显然是不高兴。不过不高兴归不高兴,太上皇还是下旨让人保护皇后。
突然太上皇又想起来一件事。
“李守忠,今年是不是要大选?”太上皇叫服侍他多年的老太监进来问道。
李守忠说道:“回陛下,三年一届大选,今年正是大选之年。”
太上皇想了想说道:“去,告诉皇帝今年的大选取消了。皇帝身边要是没人服侍,就皇帝提几个宫女上来。”
今天的事,太上皇是不高兴的。虽然皇后怀上嫡皇子,这事太上皇高兴;可皇帝不是太上皇满意的继承人,如今知道改不了,还被劝放权。
太上皇不高兴,总得找个发泄的口。皇帝就是。
太上皇的口谕,李守忠亲自去乾清宫传旨。李守忠走后,太上皇又吩咐人去调查王玉枝。
皇帝不是重色之人,对大选之事可有可无。皇帝几乎没有犹豫说道:“劳李公公替朕回太上皇,朕遵太上皇旨意。”
宫外在家里忙碌的王玉枝是不知道太上皇还想召她入宫这事。也幸亏王玉枝不知道,否则依她的性子,此事绝不会善了的。
或许是忌惮王玉枝还是别的,总之那日之后皇帝和太上皇都没再召薛谚进宫“请安”,薛谚也终于不用再进宫挨罚。薛谚是不知道王玉枝为了他做了什么,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没再被叫进宫去“请安”听训,于薛谚而言这是好事。
薛家的日子也恢复寻常。薛谚在朝为官,王玉枝在家中操持中馈,照顾公婆,教养儿女,打理家中产业以及夫人外交来往。
或许是因为王玉枝,薛谚得到了皇帝的重用,薛谚平调去了都察院任右都御史。
毕竟薛诚是皇帝心腹,得皇帝重用任户部右侍郎,兄弟俩也不好都在六部。薛谚平调官职不变,这事薛家也没有宣天锣鼓去宣扬让别人知道。
今年是大选之年,选择时间是四、五月到七、八月。
贾母和贾政夫妻有意送贾元春入宫,去年户部统计的时候他们就给贾元春报名了。眼看到快到选秀的时间了,宫里安全感传出皇帝下旨免了今年大选的旨意。
今年是新帝登基的第二年,新帝后宫后妃人少而且子嗣不丰,正是有野心的人家送女进宫博富贵的好时候。
结果皇帝竟然下旨取消了选秀。圣旨诏告天下,那些想送女入宫选秀的人家都知道了,都失望不已。贾母和贾政夫妻也同样失望。
不过一心想送女入宫博富贵,一心想压大房贾赦一房一头的贾母和贾政夫妻可没有放弃。
于是王玉枝在家就见到了没递拜帖就登门的贾母和贾王氏婆媳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