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皇帝弃了娴妃未封继后,而选择封你为皇贵妃。皇贵妃就是副后,在没有皇后的前提下,皇贵妃这个副后就需代行皇后之职,统御后宫。”
“你出身低,并非门名,你在潜邸时也不过只是个侍妾格格。如今你骤然成了皇贵妃,若无人指点你,你可知该如何当好这个皇贵妃?又该何统御后宫众妃呢?……”
太后贬低海兰的出身之后,连问几个问题,她就差说:你要是不会可以请教哀家,哀家可指点你。
或许是太后觉得海兰不傻,又或许是太后觉得说得在明白,会暴露她的意图;所以她没人明说。
海兰的确是不傻,她听出了太后的意思。
太后贬低她的出身家世身份,把她封皇贵妃说得像骤然暴富的暴发户似的,就不是想打压她,利用她,拿捏她吗。
海兰知道,太后想利用她,想让她成为太后的棋子,通过她插手后宫。
太后当真她是娴妃那自负的蠢货,会钻太后设好的圈套不成。
海兰笑着说道:“当年先帝将臣妾赐给皇上当潜邸格格,臣妾进宫后也曾听宫里老人说过,自太后您大选入宫封了莞常在,先帝对您一直是宠爱有加,对您宠冠后宫。即使您出宫为大清祈福,先帝依旧您念念不忘。”
“不仅重新接您回宫,还去您甄氏赐你钮钴禄氏,将您从汉军下五旗的镶蓝旗抬入了满军镶黄旗,还封您当了熹妃,后来更是封您当了熹贵妃,还赐您执掌六宫之权。先帝对您如此荣宠,臣妾等姐妹在潜邸时听说后,无不羡慕太后您。”
“皇上待臣妾虽不如娴妃,但皇上也是疼爱臣妾的。不然皇上也不会登基之后就初封臣妾为懿嫔。”
“从潜邸到现在,臣妾陪伴皇上快二十年了。皇上登基也有十三年之久,是皇上疼爱才会抬举臣妾从懿嫔到懿妃,从懿妃到懿贵妃,再到如今的皇贵妃。”
“皇帝疼爱臣妾,相信臣妾,臣妾自当竭尽全力为皇上打理好后宫。臣妾定会好好辅佐皇上的,让皇上无后顾之忧;所以请太后您放心。”
海兰带着得体温婉的笑容,用柔和声音将太后的出身家世都一一述说。
论出身,太后是汉军旗,海兰蒙军旗。大清皇帝将天下人分三六九等,满族最为尊贵,然后是蒙族;所以才会有先满蒙,后汉军旗。
论出身家世,太后不如海兰。
太后初封是常在,海兰初封是懿嫔。太后只当了十来年妃子,最高位份不过熹贵妃。海兰当了几年格格又当了十三年嫔妃,如今她已经是皇贵妃。
论起来,太后还不如海兰。
海兰可是凭一己之力走到如今,爬上皇贵妃之位的。不像太后,太后是有能力,但她那一张长得像纯元皇后的脸给她带来更多的助力。她的脸不仅给她带来皇帝的荣宠,更带来皇帝对她包容,还有皇帝给她的权力和特权。
可以说太后她能成为太后,她那张脸至少占了五成的功劳。
皇帝后宫后妃的智商虽不如先帝后妃的智商,但皇帝后宫海兰与之争斗不仅是孝贤皇后和慧贤皇贵妃以及娴妃还有金玉妍等人,还有她们背后的势力。
特别是与金玉妍背后的金家还有娴妃手里的孝恭皇后和景仁宫废后经营几十年的势力斗,与内务府那些送女进宫,想让女儿往上爬的包衣世家斗。
太后听了海兰话,自然是不高兴。
她眯起眼眸眈视着海兰,眼神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