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盛昭兰一副认真的样子:“我听大堂兄和小娘你刚才说的话了。大堂兄说怕护不住。”
“可是我想我们盛家好歹是官宦人家,还怕护不住吗?”
金采萱听盛昭兰这么问,她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你还小,看的书还少遇的事也少,不懂不明白这很正常。以后遇到不懂事,不明白的事,都可以回来问我。知道吗?”
盛昭兰认真点头。
金采萱:“现在仔细听着,我详细说于你听。”
小姐弟俩立即神情认真起来。
金采萱以平述的语气缓缓道来:“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做生意也不例外。”
“大公子会选择羽绒服而舍弃制白砂糖,原因有三、”
“首先在江南这大批羽绒易得,大批甜菜不易得。”
“江南淮南一带河流、湖泊、溪水多,水草茂盛鱼虾多;这些条件都非常适合养鸭鹅。因此江南淮南一带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鸭养鹅。因为养的多,想在江南得到鸭绒鹅绒非常容易。”
“大公子选择羽绒服,现在他便能在江南收集羽绒,制作羽绒服。而且大公子以后还可以在江南一带发展农户养更多的鸭鹅,得到更多的羽绒持续制作羽绒服。”
“宥阳也是属江南,是盛家老家所在,可以说盛家的势力就在江南。凭着你们为官的父亲以及盛家在江南多年的经营;在江南会不少人会多少给盛家一些脸面和方便 。这能让盛家少不少麻烦。”
“可现今江南淮南一带种植甜菜的农户却不多,种植甜菜最多的西北偏北等地。江南种植甜菜的农户少,想收购到大批的甜菜不容易。因为很多人都不会种,想要发展农户去种植甜菜也不容易。”
“而且西北经常干旱,种植农作物收成低,甚至经常颗粒无收。”
“西北又离江南太远,盛家在西北并无势去。去西北做生意,恐会寸步难行。”
“另外大宋现在虽相对安定,但天下并不太平。各地匪患极多,尤其是西北一带。西北民风彪悍,很多人因为种植农作物所得收成不足以养家,所以便落草为寇。以抢劫来往商贩为生。”
“所以去西北行商 ,危险重重并不安全。”
“选择羽绒服成本低见效快风险还低,选择制白砂糖成本高时间长风险还高。”
“其次羽绒服是百姓们生存御寒急需必须之物,而白砂糖却不是百姓存生所必需之物。”
“达官贵族,高门大户并不缺布料衣物 ,更不缺御寒之物;这羽绒服对他们而言可有有物。反倒是白砂糖这种稀有的东西,他们会买来做点心食物等。当然白砂糖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必须品。”
“羽绒易得且便宜,白砂糖稀有且珍贵。百姓吃不起白砂糖,但用得起羽绒服。”
“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同理,得民心得者得功绩得荣耀。羽绒服利民,若是盛家大房制作出羽绒服之后献给官家,官家必定会嘉奖盛家大房。若是盛家大房能谋得推广羽绒服的差事,到时论功行赏,盛家大房必能荣耀盛家。”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