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采萱这话是故意说给盛长松听的,她是在提醒盛长松,就算是宥阳大房搞出了羽绒服,想要献给官家,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盛纮献送上去。通过盛纮献上去,一是不用担心被别人贪功,二是不用担心盛纮会贪墨功绩。
盛纮不会贪墨大房的功绩原因有二。
一是盛纮并不想和大房反目成仇,二是盛纮也想扶持大房。盛纮在朝为官多年,盛家众人没有比他更清楚,在朝堂孤军奋战的无奈和无助 。
盛纮不是盛老太太也不是大娘子,不希望大房出头,想一直压在大房头上。金采萱在盛家生活多年,以她对盛老太太的了解,盛老太太更在意她自己利益。
当然,站在盛老太太的立场也不能说她有错,毕竟整个盛家人都跟她没有半分血缘关系 ,根本不值得她为盛家费心谋划。
在这一事上盛纮的立场和盛老太太是不一样的。
盛纮是希望盛家子弟都有出息,多入仕为官,能在朝堂官场上相互扶持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盛家门楣更加荣耀辉煌。
大房是需要盛纮帮忙的,所以和盛纮搞好关系,更亲近些对大房有利。
金采萱知道,依照剧情,算算日子,盛纮的政绩考评已经出结果了,升迁文书吏部应该已经发往扬州了。
只等年后盛纮与新任扬州通判交接完之后,盛纮他们就会启程进京来。
若是盛长松知道盛纮他们过了年就要进京,他或许会等盛纮他们进京帮助盛家安置好之后再回宥阳去。
所以金采萱才故意说这事。
盛长松是个聪明,更何况金采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盛长松听了思考好一会才,他突然起身朝金采萱拱手行一晚辈礼:“多谢小娘提醒,叔父命长松送大妹妹进京出嫁,长松理应有始有终。长松决定留在京城过年。”
金采萱带着感激说道:“多谢大公子体谅。”
“大公子,主君政绩考评之事,还请大公子帮忙。这些就用于打点,若是不够还请大公子告诉我,我再拿。”
金采萱将盒子拿交递给盛昭兰,她将银票推给盛长松。
这些银票是有多少钱,盛长松一心里非常清楚。毕竟这是他买东西花剩的,是经他手的,他怎么可能不清楚呢。
盛长松看着金采萱推过来银票,他看着心中感慨:金小娘出手还真是大方,这么多钱竟丝毫没有犹豫就推出来了。金小娘行事也是十分大气有章法,处事果断周全,这金小娘倒是比叔母更像一家主母。若是金小娘是叔父的大娘子,或许盛家会是另一番风景。
不过盛长松并没有收下金采萱推过来的银票:“小娘,这些不用。”
“叔父的事就是盛家的大事,也是长松的大事。既是盛家的大事,自然该花盛家的钱办事,哪花小娘你的私房钱呢。”
“若是父亲和叔父知道我花小娘你的私房钱办家族大事,定会骂我的。”
金采萱听了这话就没再坚持 :“也罢,那我就不勉强了。若是有需要大公子你再派人来跟我说就行。”
盛家的这两代男人有一点好,那就是从不觊觎妻子的嫁妆妾室的私产,不愿意花女人的钱。
盛长松听后说:“长松知道 。”
金采萱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提醒盛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