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下来之后,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坐月子。
初二盛华兰回来拜年,得知金采萱在初一生了个儿子,亲自到碧梧居来给金采萱贺喜。金采萱得知盛华兰过来的时候,她都怕盛华兰过来。怕盛华兰再找她问这问那,问她要主意。
盛华兰在金采萱这都快成狗皮膏药了,金采萱是甩都甩不掉。
不过可能是因为过年忠勤伯府的老章氏和小章氏还没发威,盛华兰还没到难处,她过来看金采萱并没有要帮忙。
这可是让金采萱松了口气。
盛家在京城并没多少亲戚,就几门亲戚。一是已经断亲的勇毅侯府,这应该不算了。二是王家,就是王大娘子的娘家。不过王大娘子的兄长在外为官不在京中,王老太太也不在京中。三是王大娘子的亲姐姐王若与的夫家,康家。
盛昭兰和盛长椿只是庶子庶女,年纪又小,根本不用去康家给康家大娘子王若与拜年。
至于盛华兰有没有去给王若与拜年,金采萱就不知道了。
过年期间盛长松也不用出去拜年,金采萱就将盛昭兰和盛长椿姐弟俩托付给盛长松,让盛长松带着她们。不管带着他们一起读书还是玩耍,不管是在府里待着还是出去逛逛,金采萱都不反对,由着他们。
金采萱给两个孩子准备了不少银钱,不用担心他们没钱花。
闷在房里坐月子的时间过得很慢,但年节欢快的日子对于孩子们而言却是过得很快。给盛纮的信过了正月十五才寄出去的。
等信寄到扬州里,扬州那已经春来万物复苏了。不说花红,但岸边杨柳已经随风飘绿了。
等信送到盛纮手中时,盛纮已经在准备离开扬州上京城的事了。也因为盛纮等人不在京城,金采萱的小儿子的洗三,满月都没办。
收到信看过信之后,盛纮非常高兴。他高兴的去向盛老太太报喜。
“哈哈,母亲,大喜事。”盛纮人还没进寿安堂,笑声已经传进寿安堂了。
寿安堂内就盛老太太一个人坐着发呆,房妈妈去收拾东西都没在身边陪她。
盛老太太一个坐在那,榻上扣着本书,不知被放了多久。盛老太太身边的茶几上,茶已经凉了,点心也都已经凉了。屋里就她一个人,整个屋子显得十分空旷寂寥。
盛老太太感觉十分孤独空虚,那份孤独在吞噬她,吞噬她身上的生机,让她看起来苍老无生气。
直到盛纮带笑的声音传进来,惊走了满屋的寂寞。
盛老太太皱眉,盛纮的笑声此时传到盛老太太耳中,她都觉得刺耳。
因为金采萱的事,盛老太太心里对盛纮不满呢。
很快盛纮进来,他恭敬给盛老太太行礼:“儿子给母亲请安,母亲懿安。”
只要不涉及不损害盛纮的利益,盛纮是很乐意孝顺盛老太太,跟盛老太太母慈子孝的。
盛老太太看着恭敬行礼问安的盛纮,她眼中一片冷漠,不过很快她脸上就堆起凝视笑容,声音温馨说道:“纮儿来了。坐下说话吧。”
待盛纮坐下之后盛老太太温声问道:“纮儿你这时候过来是有何事?”
盛纮笑着说:“母亲,是大喜事。松儿来信说,金氏在大年初一生下一子,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