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襄亲王府的三个月,自从在翠玉亭见了襄亲王一面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我和阿婆连明月亭的门都没有出过,每次想出门时总被小梨拦着,见她为难只好作罢。
每天日复一日的联系我从一个动作都做不好变成可以熟练的跳完一大段舞,跳舞时能从中领悟一些神韵,嬷嬷对我打骂的次数也少了。
阿婆整天看着我跳舞练琴,闲来无事时她也会拿起书来看看。
冬至,这一天是我第二次见到襄亲王,好多梳头打扮的嬷嬷来到明月亭,她们拿来了很多漂亮的首饰和衣服,然后给我洗浴梳妆,我问起来嬷嬷只说是王爷吩咐的。
我被妆扮的比我十六年来的任何一天都要漂亮,发髻比我阿婆在家给我梳的要精致许多。
发髻上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一支梨花步摇插在鬓侧,发髻后面还有一小排白色珍珠流苏。白色上衣暗纹织的淡粉海棠,下裙是素白色的百迭裙。大氅是红色,裙摆上还有蚕丝流苏,衣角绣的白色梅花。
这一身看上去既雅致又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看起来楚楚可怜人畜无害。
给我梳洗打扮完毕嬷嬷让我抱着琴去见襄亲王,襄亲王见我这身装扮很是满意“走吧,本王带你去见一个人”
原来将养在府上多日今日竟是派上用场的时日吗,我抱着琴上车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襄亲王带我来了一条河边,河边有一条小渠细细的流水从河里流到河边的亭子旁边,小渠里面的水从亭子绕过去又流到了河里。
小渠旁边有几个稀稀疏疏的座位,水面上飘着盘子,盘子上摆着花果,旁边的小桌子上摆着淡青色的酒壶。看这景象应该就是书中描绘的曲水流觞。
亭子上面扎着竹帘和帷幔,襄亲王让人带着我进了亭子,他们把帷幔和竹帘放了下来。帷幔被风吹着在半空中飘着,竹帘只到帷幔的一半,竹帘压着帷幔,上面的流苏在风中晃荡。我坐在亭子里从远处看珠帘刚好挡住我的上半身。
从河面吹来的风凉凉的,我搓了搓手对着手心哈了气。王爷见状赶紧命人给我生了炉子取暖,说是手冻僵硬了不好弹琴。
他们生完火炉,又点燃了香炉,里面放的香味道并不浓郁,有风吹来才能闻到香炉里面香的味道,淡淡的清甜却又不腻,还有梨子的味道。
天慢慢的暗下来,有帘子遮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外面有人嘀咕说下雪了。不一会有马车的声音,我听见襄亲王和一个年轻男子说话的声音,从竹帘的缝隙看见他们坐在曲水流觞前说着话喝着酒,相谈甚欢。
襄亲王吩咐人让我开始弹琴,来时特意说了要弹相思意。这首曲子很长,弹完大概要半个时辰过去了。
这首曲子讲了男人思念亡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与自己的发妻青梅竹马,他们历经千难万苦结为夫妻,妻子在他们成婚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男子余生就在思念中度过。曲子前期欢快,中期紧张,后期甜蜜温柔,结尾萧条。这曲子闻着落泪,无人不为他们的爱情泣涕涟涟。
一曲弹完他们把亭子的桌子和凳子撤走,把我的琴也拿走,只留下香炉和一个火炉。来了一个婢女为我褪去红色大氅,把帘子卷上去告诉我王爷让我跳之前嬷嬷教的舞蹈。
我只好听命跳舞,一场舞下来我满头大汗不知道是我因为怕忘记动作紧张还是火炉的炭火太热了。还好没有出错,跳的没有嬷嬷说的完美无瑕模仿的七八分倒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