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宋青书离开蝶谷后只身打算返回武当山。
这一走便是数日。
宋青书进入安徽与湖北交界的大别山境内。
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好一处仙家福地。


宋青书累了席地而睡,渴了喝口泉水。
运行凌波微步,宋青书经过三日终于走出了这茫茫大山。
谁在刚走出大山,便遇到了元兵在盘查。
宋青书有些好奇的城门外一看,只见墙上贴着一统计告示。
为首之人便是常遇春。
宋青书心想,他这位常大哥两年不见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看今天这架势,想必常遇春干了了不得的大事。
具体往下面一看,才清楚缘由。
原来,常遇春居然去行刺元国的汝阳王。
宋青书也不知道赵敏这小妮子咋样了?是不是和原著中一样漂亮。
就在这时,一队蒙古骑兵飞驰而过。后面的一个车子里压着一个头发蓬乱的犯人。
宋青书发觉这犯人看着眼熟,一时间竟然想不出来了。
不多会功夫。
元兵撤出,不再严查。
原来,反贼已经抓住。刚刚已经押送往汝阳王府。
宋青书卧槽,怪不得那么眼熟,原来是常大哥。自己没有认出来,应该是对方受了刑的缘故。
事不宜迟。宋青书立马有了决断。
宋青书必须救出常大哥。
紧追慢赶,终于发现了那队蒙古骑兵们的身影。
原来,这群蒙古人被营救常遇春的好汉们给拦住了去路。
双方大打出手,不过蒙古人明显占据优势。
眼见着人越打越少,常遇春哭着对身边的蒙面人说道。
虬髯大汉(常遇春)老徐,你们快走吧!我死不足惜,不能连累了兄弟们一起送死。
为首的蒙面男子说道。
虬髯大汉(常遇春)老常,说啥呢?弟兄们同生共死,岂能独活。
就在说话的同时,那为首汉子便中了对方一箭。
不过,那汉子也是真英雄。眉毛都没有皱,直接把箭杆折断。
然后,继续加入战斗。
就在宋青书看情况不对,准备加入战团时。
远处,大队马蹄声传来。
凭借多年的经验,常遇春知道对方来了只是两百名骑兵。
是敌非友!
虬髯大汉(常遇春)老徐,你们快走。敌人援兵到了。
虬髯大汉(常遇春)你们再不走,我现在死给你们看。
为首的蒙面汉子道。
徐达兄弟,你放心。我们还会来救你的,保重。
蒙面汉子只得带着仅剩的十多名汉子匆匆离去,留下几十具尸体。
宋青书眼下敌情不明,我还需观望一下。不可轻易暴露。
就在这时,两个熟悉的面孔出现了。
宋青书眼睛整的大大的。
宋青书不会吧?玄冥二老居然也在。老子真是霉运之子!
宋青书感觉不妙准备闪身之时,对方也发现了他。
鹿杖客谁在附近?还不出来。
随即一掌拍出。
宋青书躲藏的大树应声而倒。
不过,宋青书也趁机躲开。
他现在的功力已经达到了九阳神功第七重,勉强进入绝顶初期。
这也是他能躲开对方一掌的原因。
鹤笔翁也同时拍出一掌。
这一掌,宋青书躲无可躲。只得硬接了对方一掌。
双方都后退了一些,但宋青书显然退的更远。
鹤笔翁好小子,真是冤家路窄,没想到今日又见面了!
宋青书见状也不否则,直接说道。
宋青书没错,正是你青书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