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的时节,赵羽的婚期到了,那天鸿雁高飞,据说是个好兆头。
因为赵羽父母双亡,又无其他亲长,加之太后怜爱,便亲自替他操办亲事。经过四个月的精心筹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均已妥当,终于到了亲迎这一天,这是太后命太卜寺卜算的黄道吉日。太后提前从大内调拨了不少人手去侯府操持婚仪。喜宴的厨子是御厨,礼乐的乐师是从太常寺太乐署调过来的。这可把一众大臣高兴坏了,新国主登基三年,宫中从未见过宴饮和丝竹管乐,这回终于可以一饱口福和耳福了。
赵羽没有骨肉兄弟,好兄弟司马玉龙身份又不合适,唯一剩下的丁五味自然就成了迎亲团的重要人物。因为赵羽是军候,他的迎亲队伍里都是军人,整个队伍军容严整,英武威仪,浩浩荡荡地前往骑都尉府迎亲。走在最前面的是侯府的亲兵,他们举着“赵府”、“迎亲”、“囍”的牌子开道,威风凛凛。后面跟着乐队,一路吹吹打打、喜气洋洋。再接着就是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红色喜服,系着红绸子的新郎官赵羽。赵羽以前从没穿红衣服,今天穿上,整个人填了几分喜色,衬得冷峻的面容也柔和了几分。他本就生得英俊,又身材颀长,身姿挺拔,骑在白马上更是气宇轩昂、英姿飒爽,引得街道两边看热闹的人群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新郎倌儿好俊啊!”
“真是仪表堂堂啊”
“是啊,一表人才啊”
……
紧随赵羽的是一顶精美绝伦又气派无比的红色八抬大轿,配侯爷正妻的身份。迎亲团的人骑着马环绕在花轿周围。丁五味离赵羽最近,骑在赵羽特地给他挑的一匹温顺的小马上看着比肩继踵的人群,喜滋滋的,跟自己娶亲似的。压阵的是身披盔甲的侯府卫队,雄姿英发。这阵仗看得周围的百姓啧啧称奇。
四品骑都尉岳家对这位超一品的新姑爷还是有些敬畏,面对他也是诚惶诚恐,自然不太敢为难这位炙手可热、位极人臣的新姑爷,顶多就是要了两首催妆诗。赵羽自幼以武艺、兵法为重,写诗也会,但在这些风流才子面前还是稍逊风骚。不过他虽不擅此道,迎亲团却强大,里面就有司马玉龙特地给他安排的几位新科进士,以备迎亲时岳家的文试之需,他们写个诗还不是手到擒来?侯爷女婿找人捉刀,老泰山也不敢说不行啊,迎亲这一关就轻轻松松过了,一队人带着新娘子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回侯府了。
来侯府贺喜的朝臣络绎不绝,差不多整个朝廷都来了,侯府总管忙着迎接客人、写礼单、轻点贺礼,应接不暇,幸亏太后从大内调拨了经验老道的宫人过来搭把手。贺礼堆了半个院子,一律是大红色,今天整个侯府都是红彤彤一片。有些贺礼上还系着红绸带,有的贴着红封条,上面写些恭贺新禧的话: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佳偶天成百年琴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