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弘历:璟瑟,好孩子,你的心意皇阿玛明白,你身为大清公主,能有这样的想法与觉悟,实乃我大清之福,皇阿玛和皇额娘,都以将你为荣。你放心,朕一定会让你嫁的风风光光,让整个蒙古都知道,你是朕最疼爱,也是大清最尊贵的公主。
和敬公主-璟瑟儿臣身为公主,享天下之养,自当以身报天下。只是忠孝难两全,儿臣此去,便再不能承欢父母膝下尽孝,只希望皇阿玛和皇额娘千万保重身体,勿要以儿臣为念,儿臣不管身在何处,都将日夜祈祷我大清国祚旺盛,皇阿玛和皇额娘身体康泰,万寿无疆。
纵使皇帝已经下了嫁女儿的决定,但听到这番话,纵使是铁石心肠也软了下来,抱着女儿怜惜不已。
皇帝-弘历:璟瑟,你放心吧,你的这位额驸是科尔沁扎亲王满珠习礼的玄孙,身份尊贵,品貌俱佳,是一位难得的年轻俊才,今后只要有合适的时机,朕一定将你接回京中,届时我们一家人就又可以团圆了。
如此又是一番父慈女孝,为了弥补皇后,也为了让和敬公主安心,皇帝接下来的日子几乎都歇在长春宫陪伴皇后和女儿,而慈宁宫中,太后看着正在和自己对弈的嬿婉,手中的棋子却迟迟没有落下。
皇太后-甄嬛之前和敬公主来给哀家请安,说愿意自请和亲,希望哀家在她走后能够多帮扶皇后,这主意是你出的吧。
嬿婉:不论是有人指点,或是公主的本来心意,对太后娘娘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太后笑了,脸上的皱纹也柔和了许多。
皇太后-甄嬛是啊,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了。只可惜有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居然还想冒领功劳,来跟哀家做交易,简直可笑。
嬿婉:以太后娘娘您的聪明才智,我们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手段也就当个笑话看了。如今和敬公主的婚期已经定了下来,太后娘娘也该为柔淑长公主张罗一门好亲事了。
皇太后-甄嬛那是自然,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比起别人的女儿,你是否也该关心下自己的孩子了?
嬿婉知道她在提点自己四阿哥的事情。自打金玉妍又复位嘉嫔后,她又开始打起四阿哥的主意了,而玉氏见之前送来的其他美人都使不上力,自然也是不想放弃这个流着玉氏血脉的皇子的。
嬿婉:臣妾最近读《道德经》颇有感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属于我的东西,别人夺也夺不走,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便是费心抢夺,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许多事是勉强不来的,臣妾自觉问心无愧,顺其自然便好。
皇太后-甄嬛……,你倒是看得开,放得下。
嬿婉:不是臣妾放得下,而是有些事,放不下也无可奈何,又何必折磨自己呢?
太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怅然道:
皇太后-甄嬛你这话说的简单,可又有几人,能够真的做到呢?不然这紫禁城中,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求神拜佛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