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朱见皇帝进来,立刻奉上新茶,皇帝装模作样的寒暄了一会儿,总算切入了正题。
皇帝-弘历前朝有臣子上奏,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否则后位久虚,人心浮动。可孝贤皇后如今去世还不满两年,儿子实在无心立后,所以儿子想,先封一位皇贵妃,位同副后,摄六宫事。
皇太后-甄嬛皇上不是已经有了属意的人选,连旨意都下了吗,怎么还来跟哀家商量?
皇帝讪讪地笑了。
皇帝-弘历还不是前朝那些人,觉得嬿婉不太合适,可依朕看,她就是最好的人选。
皇太后-甄嬛朝臣们在意的无非还是那几件事。要论身份,嬿婉的出身的确低了些,又是汉军旗出身,如今虽然抬了旗,但终究还是矮人一截。
皇帝-弘历没有家世,便是最好的家世,有句话叫满汉一家,嬿婉是汉军旗出身,反而可以彰显朕的一视同仁。况且如今嬿婉的姐姐已经是富察家的少夫人了,有这份姻亲关系在,富察家也会支持她的。
皇太后-甄嬛可宫中子嗣为上,嬿婉的情况,你也知道。
皇帝-弘历正因无子,才可以对皇嗣一视同仁。况且朕如今有永琏和永琮两个嫡子,嬿婉也养育着四阿哥和五阿哥,她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自然也不会生出别的心思来。
太后微微一笑。
皇太后-甄嬛皇帝既然已经有了决断和应对之策,哀家自然没有意见,只是还是要提醒皇帝,虽然皇贵妃不比皇后,但到底是位同副后,统领六宫之人,没有家世没有子嗣,会当得很辛苦,皇帝还要多多体谅她的难处才是。
皇帝-弘历儿子知道,儿子其实也不愿她如此辛苦,只是到底还是不甘心,让她屈居于他人之下,只想把自己能给的都给她。
在孝贤皇后过世一年之后,嬿婉成功晋为皇贵妃,位同副后,摄六宫事;而原本众人看好,以为有封后希望的娴贵妃,只是短暂地辉煌了一下,很快就又归于沉寂。
她还不知道皇帝是因为给嬿婉下药一事疑心了她,只当是嬿婉狐媚勾引,才又重新夺走了她的宫权。
然而宫权还是其次,嬿婉如今是位同副后的皇贵妃,名副其实的后宫第一人,在册封之后便要接受众妃拜见,如懿哪能受得了这份气,当即便告了病借口不去,嬿婉倒也不跟她一般见识,也就随她去了。
毕竟来永寿宫的人那么多,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也不少。
嬿婉在升任皇贵妃后,日子却又恢复了从前,她虽然摄六宫事却不贪恋权柄,有什么事也和大家有商有量。
庆嫔和她关系最好,曾经劝过她这样不利于立威,但嬿婉却不在意。
嬿婉:我又不是皇后娘娘,统领六宫,母仪天下,要立什么威?
庆嫔不解,在向太后请安时说了这件事,太后听说了以后,却是微微一笑。
皇太后-甄嬛她倒是拎得清,没有被这泼天的荣宠乱了心智。她事事效仿孝贤皇后,却又一直把自己放在比孝贤皇后更低的位置上,富察家,一定对她很满意吧,就连永琏,也为此跟她愈发亲近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