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文婠呈上精心撰写的篇章,桑舜华总是仔细品读,赞叹不已:
“郡主不光文采斐然,而且见解独到,这篇文章的构思布局、词藻运用以及内在的哲思深度,可谓是无可挑剔,便是拿到白鹿山书院,由我父亲亲加点评,我相信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将这篇文章评为上品之作。”
桑舜华和文婠这样的师徒关系也维持了有一段时间,原本在她的印象里,裕昌郡主便是个虽然地位尊贵,但却急公好义,善良热心的形象,却不料她竟然还有如此才学,更是对她刮目相看。加之文婠暗中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觉得对她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好感度如同坐了火箭一样迅速攀升。
文婠见她如此点评自己的文章,并未表现出丝毫得意或傲慢,反倒是脸颊上浮现出一抹羞涩的红晕,轻轻一笑。
“师父过奖了,不过不过是一时兴起的闲暇之作,岂敢和白鹿山书院才子们的高作相提并论呢?想当年我在皇宫之内,虽然有太傅教诲,但在外人看来,我们这些贵族女子纵然能识文断字、研读经史,终究逃脱不了日后嫁人生子、操持家务的命运,所学之物在他们看来并无多大实用之处。
我今生最大的遗憾,便是不能生为男子,前往白鹿山书院求学,亲炙名师鸿儒的智慧熏陶。如今只能在这深闺之中闭门造车,独自研磨词句篇章,而这些倾尽心血之作,却如同明珠暗投,无人问津。若真的有朝一日,我能得偿所愿一展抱负,当真是死也瞑目了。”
文婠说罢,悄然瞥见桑舜华脸上浮现出一抹动容之色,显然她的话语已触动了对方的心弦。然而文婠并不急于立刻揭示自己的真实意图,因为她知道,种子已经播下,只需静待其在对方心中慢慢萌发成长即可。
不久之后就是文婠的生辰,对于都城的女娘们而言,这可是一件期待已久的盛事,汝阳王府平素便以雅集频仍、宴席连绵而闻名遐迩,为了筹备这场举足轻重的生辰盛宴,整个王府上下更是未雨绸缪,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忙碌起来,从精心挑选的食材到巧夺天工的装饰,无一不体现出对于此次盛会的高度重视。
程少商和程姎来到货栈门口,正是为了准备裕昌郡主的礼物而来,这自然是萧元漪的意思。
那日乔迁宴之后,程始在家中闲话家常时,向妻子萧元漪坦诚吐露了自己的盘算,她虽然因为程少商的事对裕昌郡主仍然心有芥蒂,但也知道这不是自己能够置气的对象,在这权贵交错、人际错综复杂的都城之中,有些事情并不能任由个人情感左右。
尤其是考虑到程姎未来将在贵女圈内辗转交际,眼见着程少商因与裕昌郡主的深厚交情,在短短的时间内便结识了一众闺阁密友,她也不由得意动起来。
若是能攀上这颗大树,对程姎自然有益无害,因此便想借着这次宴会,让程少商带着程姎在裕昌郡主面前好好露个脸,毕竟就连程少商那样乖张无礼的女娘都能靠上郡主,她家姎姎如此温柔得体,定会赢得裕昌郡主更多的青睐与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