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看着她执拗的眼神,无声地叹息一声,太上老君却是开怀笑了起来。
“如何,我说过我这个徒儿过于执拗,便是再来七世,也无法改变她的想法。”
太上老君欣慰地看着小九。
“可她这样的性子,不正是恰恰是我们选中她的理由吗?”
永不服输,永不低头,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定会与天争那一线生机。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放弃问鼎三界,主宰命运的机会?
小九转头望向太上老君,眼神中也满是笑意。
“知我者,师父也。”
“即便不为权,不为情,我也会一直往高处,往远处走下去。因为这便是我自己选择的路,一条从未有人踏足过的路!”
看着小九坚定的目光,太上老君和女娲娘娘的眼神愈发满意。
他们门下弟子虽多,但要想获得天道的青睐,绝非易事。
他们早已习惯一心修炼,逍遥世外,为了自身的前途摆脱因果都来不及,谁愿意去沾染红尘?
而这般坚定的信念,不屈的勇气,敢于反抗命运的决心,正是他们最为缺乏的。
“凡事论迹不论心,不论究竟是为了苍生,还是为了自己,你,可愿奋力一搏?”
小九闻言,毫不犹豫地跪在地上,恭顺地低下了头,声音却无比坚定。
“朝闻道,夕死可矣,若能得偿所愿,虽百死而不悔。”
-------------------------------------
小九的灵魂步入轮回台时,王母已在此地静候。
她眼中的情感错综复杂,仿佛千言万语汇聚于唇边,却又有几分难以言说的苦涩。
事到如今,有些话即便说出口,也显得那么虚假。
况且她有种感觉,有些事即便她不说,小九也能够懂。
“如何?娘娘可指点了你成圣的方法?”
小九见她如此直接地切入正题,心中倒也轻松了许多,要是王母上来就跟她叙什么母女情分,才让她觉得尴尬呢。
“娘娘告诉我,我等修道之人,固然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修炼至圣境,但个人的力量终究难以与天道抗衡。唯有将世间的因果尽皆纳入己身,以无量功德塑身,方能成就圣位。”
王母闻言,亦是神色一动。
“娘娘当初以黄土塑造人类,肩负起整个人族的因果。然而,如今人间已有贤明的人皇治理,天界也有陛下坐镇,各司其职……
罢了,过去的事不必再提。只是如今十大金乌已陨落九只,仅剩下小金乌一人。虽然人间并未遭受太大的灾难,但陛下仍是十分震怒,天谴即将降下,你此行必将面临重重险阻,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还是提前做好准备为上。”
听闻此言,小九忽然灵光一闪,过往的那些记忆在脑海中如同走马灯一般回放,她忽然明白了一切。
“九大金乌的陨落是因为因果,却不是因为天道,而是一场阴谋!一场削弱天庭的阴谋!”
掌控着十大金乌,就相当于掌握了三界命脉,光明与黑暗只在玉帝一念之间。
可如今十大金乌只剩下小金乌一个太阳,可是三界唯一的大宝贝,谁也不敢再拿他去冒险。
况且小金乌在十个兄弟中,又是对玉帝的统治意见最大的,因为九个哥哥和姑姑惨死的事情,也不再受玉帝辖控,只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不再听从他的命令了。
若是从前,玉帝或许能对他加以惩处,正如他曾威胁大金乌,若不能完成使命,便剥夺其神位,贬入凡间一样,可如今却是也拿小金乌毫无办法了。
更何况这桩牵连三界的惨案,归根究底,死的都是玉帝的亲人。因为一点家事,闹得三界不宁,生灵涂炭,这不仅是统治者无能的体现,更让玉帝彻底失去了民心。
而此时天谴降下,昆仑山派出弟子携封神榜入世,开榜封神,消除天谴,此时顺天意,顺民心,便是玉帝也无法说一个不字。
王母听完小九的叙述,虽然轻叹一声,但眼中更多的是欣慰之情。
“天庭总算还多了个明白人。你能够想到的事情,陛下又怎么会不知道?可事已至此,再无转圜之机,因此小九,这便是我来找你的目的,眼下天庭之困,只有你一人能解。”
王母手掌一翻,一道金光灿灿的圣旨从她袖中被取出。
“九公主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