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重回人间,和以往每一次都不一样。谢怜觉得有什么东西抛下了,有些轻松,又有些沉重。第一步,他便迫不及待回了皇宫。
此时国主与皇后在御书房后,神色凝重疲倦,低声说话。谢怜内心紧张了片刻,随后深呼吸一口气平定了心情,掀开帘子,走了进去,道
谢怜父皇
国主与皇后双双抬头,皆是怔然。少顷,还是皇后先站起身来,大喜
皇后皇儿!
她伸出双手,过来迎。谢怜扶住了她,笑意尚未退去,忽见国主把脸一沉,道
国主你干什么下来了!
谢怜嘴边的笑容僵住了。之前他回来那一趟听到自己父母的对话时,谢怜觉得他还是想自己,并不是如表面上那般对自己颇有意见。本以为自己回来,国主多少会表现出一些高兴,那样的话,他也一定会软和态度。谁知国主却是如此反应,没好颜色,一时间也来气了
谢怜我为什么会下来,还不都是因为您?永安有今日之乱,您扪心自问,是不是也有一定责任?
国主神色大变,厉声道
国主我的责任?这是你该对我说的话?!
他竟是怒到连自称也不注意了。皇后垂泪
皇后都这样了,你们干什么还要吵?
谢怜道
谢怜不是吵,是讲道理。就是您是国主,是我的父皇,但您若是有责任,我有什么不能说的?为何不尽力赈灾?就算赈灾银被层层吞了,为何不整治贪官污吏?若是您雷厉风行,抓一个办一个,还有哪条蛀虫敢贪,难道情况会不比现在好?
国主额头青筋暴起,拍案道
国主住口!你当国库是无底洞,有多少缺口填多少?还抓一个办一个,要是这么容易,为君的一声令下就能立竿见影雷厉风行,何以历朝历代贪官污吏从未根绝过?无知小儿,跟我来谈治国!
谢怜道
谢怜好,我是不懂。那就算皇城没有灾民的容身之处了,撤出是必然的,可您为什么不多给这些灾民盘缠?为何不好生安抚,派军队护送他们东迁?
国主怒目圆睁,指天道
国主滚,滚!滚回你的天上去!跟你姐一样待在天上,别再下来了!看了你就烦!不准再出现!
谢怜满心热血下来,见了父母第一面,却是听到父亲让自己滚回天上去,一声不吭,对他一躬身,退下了。
刚出门外,便见到谢离站在门外静静听着,似乎已经等待多时了。
谢怜……阿姐?
谢离嗯?吵完了?
谢怜我……
皇后这时也追了出来,本是想同谢怜好好儿沟通一番的,可才刚拉住人便也瞧见了谢离。
皇后离儿,你怎么也……
谢离母后。
皇后唉!你和皇儿当真是一个性子,叫我……怎么说好呢?总之,你也听到了?
谢离是。
皇后唉!你们……你们过来,我同你们说。
她把谢离也拉了过来,随后道
皇后我不懂这些国家大事,但是我懂你们父王。他怎样做国主,这么多年来,我是看得到的。皇儿,你可以心底里觉得他做得不好,有时候我也这么觉得,我只是不说罢了。但你不要当面这么说,他毕竟是你父皇,你当面说他不用心,真的诛心了。
谢怜欲言又止
皇后你虽为太子,却没做过国主。治国不同于修道。你们刚入皇极观时,国师说过,修道只在乎本心,是这么说的吧?
二人缓缓点头
皇后可是,世上很多别的事,只有用心也没用,你还得有能力;不光你要有能力,你手下的人,都得有能力;不仅要有能力,还得和你是一条心。
谢离老弟啊,刚刚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其实要论起谁对谁错,还真说不准,因为你们出发的角度不同。如果从你的角度来讲,这件事确实是父皇他考虑不周了。但你不妨从父皇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你想得那样简单。
谢离我相信父皇肯定也是有过你这个想法的,但是他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比如方才说的钱财方面,还有人力方面等等。故此,他不能草率地做决定,还要考虑如此做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皇后也道
皇后离儿说得没错,这事不能全怪在你父皇身上
谢怜听罢,沉默良久,道
谢怜国库如今是不是瘪得厉害?我不需要庙宇的,让他不要给我修那么多庙,那些金像,都推了吧
皇后无奈
皇后你这孩子……修庙固然有你父皇的私心,想要你们在天上风风光光的。可是,,你知道你的八千座宫观再加上你姐姐的七千座,一共一万五千座宫观中,真正是你父皇修的有多少吗?不知道吧。
谢怜还真就不知道。
皇后离儿呢?也不知道吧
二人皆是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同时道
谢离我猜,应该不超过一半
谢怜一半……?
皇后离儿猜对了,不到一半,连十分之一都没有。真要是你父皇动用国库里的钱修了几千座太子殿公主殿,不等永安人闹起来,皇城里的人就要先闹起来了。既然国库空虚,哪来的钱修那么多座?你父皇修了不过二十多座,旁人跟了他的风,也一窝蜂地跟着修,想讨好于他,讨好于你们,这些也要算道他头上吗?
谢怜道
谢怜我……
皇后低声道
皇后你父皇做得是不够好了,但他……尽力了。只是,这世上的事,光是尽力,是不够的。
顿了顿,她又道
皇后你现在是看着那些永安人可怜,所以责怪你父皇。但都是他的子民,难道都是我们在欺负他们吗?其实……
说到一半,国主在御书房内发出怒声
国主你跟他废话那么多做什么,让他赶紧滚回天上去!
国主还有谢离!你也是的!别再带着他跟我下来捣乱了!
皇后回头,叹道
皇后皇儿,你……你别下来了,还是回去吧。离儿,你也回去吧,莫要再管凡间之事。你是姐姐,应该要懂事些的。
谢离应了一声,拉上谢怜出去了。
离了皇宫,二人沿着神武大街一侧一条小巷走着,恰好风信慕情赶来。慕情一来便不可置信地道
慕情殿下!你自请下凡了?你去神武殿和帝君说了??
谢怜道
谢怜嗯。
慕情道
慕情为什么不先和我说一声?
风信便奇怪了
风信你什么意思。殿下要做什么还要事先和别人交代吗?
慕情却有些失态了,道
慕情为什么不?我们是他的人,我们现在是跟他绑在一起的,他一举一动都跟我们的处境息息相关,我想要知道他打算做什么,有什么不对?
风信道
风信殿下做什么我们不都得跟?他要干什么,上天还是下地,他有自己的主意,你在怕什么?
慕情你!
慕情我不是怕!我只是……
看他们俩个又杠上了,谢离连忙出来打圆场
谢离好了!你们两个也别吵了!再吵就成语接龙!
此话一出,二人立马噤声了。这玩意儿可是他俩心中抹不去的阴影
这时,一列游行队伍在大街上通过成千上百的百姓高呼道
龙套百姓们:永安不除,国无宁日!
龙套百姓们:乱国毒瘤,欺人太甚!
仙乐人从来不曾对什么东西有如此之强的攻击性,还搞这么轰轰烈烈的大游行,谢怜不禁觉得蹊跷。而风信则皱眉道
风信怎么这里面还有个女的?
果然,游行队伍里,一名少女冲在最前列。那少女身形纤秀,肤色雪白,明眸黑亮,面颊绯红,却不是羞色,而是怒色,十分引人注目。慕情此时已调整好了情绪,冷冷道
慕情殿下不认识她吗?
谢怜不认识
风信却皱眉道
风信像是有点儿眼熟?
谢离道
谢离这名少女我认得,名叫剑兰,身份不普通,之前他的父亲曾把她送进宫想争个太子妃之位,老弟,你应该见过她的呀。
谢怜则摇头
谢怜没印象。
他的心思从来都没放在女色这方面,自然不会在意,见过几面后转头就忘了。
谢离所以说,情妹,你忽然说她做什么?难道这整个游行队伍都和她有关?(←来自某位原著剧情忘得差不多的穿越者的疑惑)
慕情不,这次游行是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的,但也有她在其中推动。她便是这次游行的源头之一。
谢怜问
谢怜什么源头?
慕情势不两立的源头。之前,因为皇城里的永安人越来越多,有的还不好好呆在一起,四处流窜惹事,朝中都在商量着驱逐之事,风声也早就传了出去。有个永安人想留下来,不想走,就铤而走险,一天晚上,潜进一户富人家,把那家的女儿掳走了。
他这么说,谢怜乍听尚未反应过来
谢怜不想走为什么要掳一户富人家女儿?
而谢离已经猜出个七八来
谢离别告诉我,掳走的就是她吧?
慕情点头
慕情是的。那名永安人想娶她。但是,如果不靠强掳,不会有皇城人家的女儿肯嫁给他的。
这下谢怜明白了,几人心中都明了了。
他从未想到过,竟然还可以这样,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的人,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突然涌上一股作呕的冲动。而风信更是直接骂了出来
风信恶心!
这时,一群姑姑婆子急急上来,猴着腰想把剑兰拉下去,看样子,她是趁家里人不注意自己跑出来的。剑兰却是不依,道
剑兰怕什么!我有什么要害臊的?又不是我的错!
风信奇道
风信这丫头性子倒是挺烈的
慕情是。如刚刚公主所说,她家不是什么普通人家,她父亲是朝中重臣,母家是皇城富家,不肯吃了这个闷亏,更不能就这么为了面子嫁人,先把那永安人打死了,不久,全城的富商和名流都联名上书,罗列了永安人入城以来的数宗罪,恳请国主陛下把这群人全部关进大佬,严惩不贷。大臣们立场如何,更不用说了。
此时,谢怜终于发现了,所有的事情,都比他想的要复杂多了。
城内城外,早就势不两立了。臣民都群情愤激,只恨不能一网打尽赶尽杀绝,国主的决策若是还偏向永安人,岂不是在打自己人的脸?最终决定从干瘪的国库里拨一笔款给他们发放盘缠撤出,虽然看着是够寒碜了,可恐怕还是会引来一大批人的不满。
比敌人不满更可怕的,就是自己治下的臣民不满。虽说原本全都是仙乐的臣民,但现在,恐怕没几个人这么认为了。
他高高在上,久不知人间事,而他的父亲却还在人间。身为一国之主,要用钱,要用人,所处位置,所受压力,所需要顾忌与调和的人和事,怎会和他一样?就如同外来的永安人在皇城中占地、喧哗、偷窃等等,对一尊住在庙里的武神而言,大概都是小事,不值为之生气,忍忍就过去了。但对皇城中的百姓而言,却是切切实实、日日挥之不去、难以容忍的折磨,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觉得简单或者微不足道,不过因为处在那个位置上的,不是他罢了。
谢怜一时间内心五味杂陈的。
剑兰终究还是被她家里的那些仆婢七手八脚拉了回去,而其余百姓则继续摇旗呐喊,呐喊的无非是一件事:杀!开战!让城外的永安人好看!
半晌,慕情道
慕情殿下,你还是和帝君道个歉,回去吧。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天时、地利、人和尽失罢了。
正如神武殿上君吾对谢怜所说的:世间自有定数。这句话,岂非就是在告诉他,你仙乐国气数已尽,随他去吧。
就连皇后,他的母亲,日也盼、夜也盼,只盼着要见他。可真的见到他了,却含泪让他回去,不要管了。谢怜如何不知,他们不愿让他面对这个难关,宁可他作壁上观,过好自己的就行了。
但是,这怎么可能?
“……”
谢怜不会的!
说完,他大步迈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