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里,气氛在不知不觉中缓和了许多。盛黎年放下了最初的对抗心态,开始提出一些真正困扰她的、关于学科应用和未来行业选择的问题。
例如,她问到传统制造业在智能化浪潮下的转型路径,以及家族企业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
马嘉祺也一一给予解答。他的话语依旧简洁,却总能切中要害,提供一种全新的、高屋建瓴的视角。
在讨论中,他偶尔会抛出一些问题反问她,引导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答案。这种互动,让盛黎年感觉自己是被当作一个平等的讨论对象,而非需要灌输知识的学生。
在一次关于奢侈品行业品牌价值维护的讨论间隙,佣人送来了茶点和水果。
马嘉祺极其自然地端起茶杯,动作优雅,仿佛早已融入这个环境。他甚至用银质小叉子,为盛黎年递过一块她多看了一眼的、造型精致的抹茶蛋糕,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丝毫刻意或讨好,仿佛只是一种下意识的绅士风度。
盛黎年微怔了一下,接过蛋糕,低声道谢。
盛黎年“谢谢。”
耳根微微发热。这种细微的、不经意的关照,比任何刻意的举动都更能触动人心。
当窗外的天色渐渐染上橙红的晚霞,预示着这次“辅导”即将结束时,盛黎年竟生出几分意犹未尽之感。她发现,抛开最初的偏见,与马嘉祺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启发性和吸引力的体验。
马嘉祺站起身,身形挺拔如松。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书桌一角,那里随意放着盛黎年几张之前练习的设计草图——是几款极具现代感、线条流畅的珠宝构思,与她刚才讨论商业时犀利冷静的模样形成了有趣的反差。
他的目光在那草图上停留了不到一秒,速度快得几乎让人无法察觉,随即移开,看向盛黎年,语气平淡地做了结束语:
马嘉祺“盛小姐在商业上的悟性很高,思维活跃,假以时日,必能有所作为。”
这是他对她能力的正式肯定。然后,他话锋微妙地一转,淡淡道:
马嘉祺“至于其他的……拥有多方面的才华是好事,关键在于,找到最能让你全力以赴、并感受到创造愉悦的那一个方向。”
他说完,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开了书房,没有多余的寒暄。
盛黎年独自站在原地,书房里似乎还残留着他带来的那种冷静而强大的气场,以及那缕若有若无的雪松冷香。
她回味着他最后那句话,心跳莫名地漏跳了一拍。他看到了她的画稿?他那句“其他的”、“创造愉悦”,是在暗示什么吗?他并非否定她的商业天赋,而是……看到了她内心深处对艺术的那份纠结与热爱?
这一次,她心中再也生不出半分被“小看”的恼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真正强者认可后的细微喜悦,一种思维被打开后的豁然开朗,以及一种更为复杂的、对这个名叫马嘉祺的男人,愈发浓厚的探究欲与被其才华与内在深深吸引的悸动。
“家教”风波,以盛黎年彻底的“溃败”和对“老师”才华与人格魅力的深深折服而告终。
那颗名为心动的种子,在思想的碰撞、智慧的较量与那份不经意的关注中,悄然破土,生出了再也无法忽视的稚嫩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