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阳光未曾撕裂冰雪,我也可以忍受寒冷,如果熠熠星河未曾照进漫漫长夜,我甚至可以忍受长久的孤独,但,这些我都见过。

每个人来到新的环境心里是藏不住的紧张,哪怕你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哪怕你觉得自己无坚不摧。
与一个个熟悉的面容在陌生的环境相遇,在从未有资格踏入的国子监中坐着的何尝不是当初那些“小孩子”呢?
曾经痛苦的回忆涌上心头,他们用着最稚嫩的声音,说出的话却是一把又一把锋利的刀子插入少女的心房,他们躲在母妃身后那挑衅的眼神绫永远不会忘,那些妃子眼中的鄙夷她也不会忘,自己憎恶的人相爱的场面冲击着绫心理防线,少女不明白,凭什么自己曾经追求的遥不可及的虚无缥缈的母爱,那群人却可以唾手可得,嫉妒的种子从发芽到如今长成参天大树。她委屈,不满,但她又无能为力……
他们面面相觑,小孩子的恶意是藏不住的,眼中的嘲弄似要化成实质,将少女刺的遍体鳞伤。少女慌张的想要逃走,但她又能逃到哪里去?已死的母妃?早已把自己忘却的父皇?她无处可去,这皇城太大了,大到可以容下后宫的三千佳丽,可以容下朝堂的文武百官,可以容下无数的金银财宝,可以容下梨园万千百姓的性名,可这诺大的皇城却容不下一个小小的少女……不,她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去,但如果她退缩了,那个人还会要自己吗?
少女不知道,或许会吧,可自己辜负了她的期望啊。少女看向身边的人,她的嘴角总是擒着一抹笑容,似清风温柔,似流水静谧,又似夕阳余辉。那是唯一会要少女的人了。少女早就依赖上如今站在自己身边的人了,只是幼年的经历教会她的偏偏是除了自己没有谁可以依赖,在这深宫中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帮助一个无权无势的少女,除非你能展现自己的价值,并且有利于其,这是少女一直坚定不移贯彻的理念。可如今孀的出现打破了少女的理念,少女在害怕,在畏惧,她知道那是对她好的,可她仍下意识的逃避。但或许这才是一个缺爱的孩子突然体会到爱时的反应吧,她害怕,害怕这一切都是假的,更害怕被爱后又被抛弃。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后天失明的人往往比一开始就失明的人痛苦,因为如果他们未曾见过光明,本可以忍受黑暗,但偏偏他们见过,见过春日灿烂盛开的鲜花,见过夕阳余辉下相拥的伴侣,见过这世间的五彩斑斓……但回来没了,不论好与坏,不论对与错,什么都没了,留给他们的只有无尽的黑暗
所以少女一遍一遍告诫自己,如果你想被爱,你想不被抛弃,就要不断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但少女不得不承认,当她想的是体现自己的价值不会被抛弃,而不是逃离或反扑时,她就已经深深依赖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