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也听到消息,觉得皇祖父不会这么对他的,就没有理睬。反倒是拿了一颗大珍珠献给孙若微,很可惜孙若微并没有接受。
朱瞻基也不生气,反正孙若微早晚得成为自己的女人。
君雪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呈给太子妃一个方子,可以用来提出细盐。说自己是在古籍上发现的。
太子妃虽然疑惑,但知道方子的重要性立马,立马把方子给了太子,让他交给皇帝。
皇帝朱棣得到后,就派人去检验方子的真假。
刚刚好在太孙选妃的前一天晚上,皇帝就知道了方子是真的,更加觉得胡善祥是未来的贤后。了解太孙性格的他,直接召见了太孙。
祖孙两人交谈了很久,朱瞻基还是败下阵了。
毕竟江山和美人他还是分得清的。
——
太孙选妃当日,
朱瞻基最后一次看向坐在高堂上的祖父,可惜皇帝本来没有理睬他。
听到一旁的小太监说:“今太孙殿下选妃,得如意者为太孙妃,得香囊者为太孙嫔。”
朱瞻基内心痛苦极了,一步一步走向宜修,把如意给了宜修。感觉自己完成了多年难的任务一样,后又快步轻松的走到孙若微面前,给她香囊。
朱棣看着自己的孙子觉得还好,孺子可教也。不过他依旧不放心,认为朱瞻基还有得学。
宜修欣喜若狂又克制住自己的情绪,稳稳的接过如意,实则内心早就对朱瞻基不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明白罢了。
选妃宴结束后,宜修表面上恭敬又喜悦的离开,内里已经盘算好下一步的计划了。
——
宜修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想到原主胡善祥身边的心眉,是个不忠心且贪婪的人,就把她给灭口了。毕竟成大事者身边不能有拖后腿的人。
晚上,朱棣再一次询问朱瞻基是爱江山还是爱美人,并戳破了孙若微的身份以及上两次刺杀的事情。
朱瞻基没有想到自己祖父早已得知消息,惊慌失措,不知道该什么回答祖父。
朱棣冷笑一声,严厉的告诫道:“朱瞻基,你要是爱江山,那么就做好心理准备,成为一个孤家寡人。你要是爱美人,那就别做太孙了。你爹可不止你一个儿子,要不是你占嫡占长,你这样的性子是不配成为太孙的!”
“祖父……我……”朱瞻基内心知道祖父在敲打自己,可他就是两个都想要……
“来人,送太孙殿下离开!”
朱瞻基被带出去了,他站在宫殿门口,魂不守舍。恰好天空不作美,下起暴雨,整个人都被淋湿了。
浑浑噩噩的朱瞻基内心犹豫不决,又十分惶恐,在巨大的压力下,他发烧了。
太子妃听闻,担心不已,照顾了太孙许久,他才慢慢好全。
期间,宜修也去了很多次,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的名声。
因为有了自己父亲带着侄儿入了自己的梦,朱棣觉得眼下打仗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孙娶亲,毕竟胡善祥可是自己父亲明太祖亲自选的人。
想要劝皇帝不外出打仗的大臣们也迷糊了,怎么就不打仗了?
不知原因,但他们高兴了,觉得太孙成亲还是挺好的。
——
永乐十五年,大明迁都到北京,金陵应天府南京为留都。迁都后,朱瞻基也被正式册封为太孙,孙若微和胡善祥两人也和朱瞻基举行了大婚的仪式,两人正式被册封为太孙妃和太孙嫔。
为了避免尴尬,宜修在大婚第一晚就使了手段直接圆房成功,过后也只是表面献殷勤而已。等到太子妃问起来就隐晦的说,自己也没有办法,总不能把太孙栓起来了吧?
太子妃因为忙着事情,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太孙再怎么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儿子。
——
——(菜菜作者的哔哔赖赖)
电视剧里说的是永乐十九年太孙成婚,我这里直接改了和正史一样,永乐十五年成婚的。
后续宜修不会插入到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情感里面,毕竟她要做到就是先身下嫡长子,后虐他们的心。要是他们感情不好的话,那虐起来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