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裁缝店老板是个湖南人,没什么文化,做的衣服也就一般般,没什么特色。
“你是刘姐的儿子?”我点了点头,心想母亲倒是厉害,什么朋友都有,以前怎么没有听她说过。
我在这里说是学习,其实也是中当伙计,当然也可以结算工资,毕竟我是来他这里,主要是打下手,学习衣服设计并不在我母亲的介绍当中。
在今后的寒假当中,我便在这里上班和充当伙计。母亲说他很早以前就来这里了,他的老婆是我母亲的同学,只是早些年难产死了……反正母亲当时说了很多,都是一些成年旧事。
怪事是在我学习的一个月后发生的。
在学习期间,老板说:“大学生就是大学生啊,学什么都上手快,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令人没想到的是现在我做衣服的手艺已经小有成就了,特别是国内的传统服饰。
就是在一个月之后,老板突然接了一个电话就匆匆回到老家。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反正现在我的手艺也赶上老板了。所以老板就让我一直在店里面看着,如果有人来做衣服,可以做的也就做,不可以做就算了。
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在店里面学习老板留下的做衣服的相关书籍,因为老板返乡了,小裁缝店就我一个人。
我正在目不转睛的翻阅书籍。
突然,一阵凉风吹过,我不禁瑟瑟发抖,这寒冬将至,不免有些冷。
“老板在吗?我想做件衣服。”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我一跳,手中的针不小心扎到了手指,留出了一颗如同红豆般大小的血滴,我连忙用嘴抿了一下。
然后将手举得高高的,招呼道:“在这呢!在这呢!”我看了一眼,是个女生。她挽着简单的小发髻,穿着白色绸缎的淡雅旗袍,上面是梅花的漫花纹,领口、袖口与裙摆处锁着精致的白边,整个人就像是民国走出来的典雅高端的大家闺秀。
旗袍对女性的身材要求是很高的,不是所有的女性穿旗袍都好看,不同的女性穿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十五六岁的少女穿出的感觉是明媚的有着青春的张扬;五六十岁的人穿出的是华贵和雍容;尤以三四十岁的女人最能穿出旗袍曼妙的风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人褪去了少女的青涩,成熟中带着幻想,压抑中散发着渴望,刚好与旗袍的感觉丝丝入扣。在所有的女演员中,张曼玉是最适合穿旗袍的,在《花样年华》和《阮玲玉》中她把旗袍的韵味儿演绎到极致——慵懒、颓废、华丽、暧昧、妩媚、幽怨、寂寞……也许旗袍骨子里就充满了旧上海的气息,唯有张曼玉这种略带沧桑经过岁月磨砺有故事的女人才能传达出这种气息,昏黄的灯光、狭小嘈杂的空间,她那精致的脸庞,略带迷离的眼神,曼妙的身姿,微微勾起的的双肩,以及她抽烟的姿势都美得让人心疼。
但眼前的女子穿出来的却另有风味,高端典雅,清新脱俗,令人眼前一亮。
一直都觉得旗袍最能凸显东方女性的神韵,穿上旗袍的女人总会多一份神秘,一份优雅。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剪裁得体的旗袍把女性凹凸有致的身躯勾勒的恰到好处,行走时开叉处若隐若现的玉腿把性感与诱惑拿捏得恰到好处,勾起人无尽的遐想……而那做工精致的盘花扣又传达出古典的雅致,再没有哪种服装能像旗袍那样集女性的端庄温婉与性感魅惑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