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实在太太太无聊了,浅浅写个萧元漪的随笔。和正文无关,不感兴趣就跳过哦~
——————————————————
我叫萧元漪,是个二婚女,因此君姑十分不待见我。若不是夫君对我极好,我定然会离开程家。
我不理解,为何女性生来便不受待见。
凭什么男子就可以征战四方战功赫赫,女子为何不行?就连同为女子的母亲,也未曾给我一丝关爱。
我自小便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也成了名扬一时的才女。但母亲却说,一个女娘学这些没什么用。
后来,我遇到了程始,他们也算一穷二白。萧家此时也逐渐没落,我想着,我嫁给他,也不算他高攀,可程始和我还是受到了家人的谴责。
我和程始,一同去边疆打仗,立下了战功,夫君被封为侯爷,我被封为诰命夫人。
我萧元漪便偏偏要向这世俗证明,女子未必不如男。
我与夫君感情极好,生下了两个儿子。
后来又怀了双胞胎,临盆之时,得知边城失守。急需援兵。
真好,是一儿一女。
家里的二夫人葛氏居心叵测,我想将两个孩子都带走。
可葛氏却说,她从道士知道,必须留下一个孩子,才能保君姑无恙,君姑向来是个迷信的。
这时,我恨透了葛氏。
我思索一二,想着女孩上了战场也是受苦,君姑在这,她应该也不太敢放肆。
我咬咬牙,说,把女孩,嫋嫋留下吧。
在战场上,我也颇为牵挂嫋嫋,常常寄家书回去。
多年后,我与夫君带着战功归来。
我迫不及待想看看嫋嫋,担心她被葛氏欺凌。
嫋嫋古灵精怪,有些小聪明。能应付葛氏,虽是免了家宅事让人欺凌,但程家只是新晋武将,到了外面,必然会被人利用,怕是祸及家中。
当年将嫋嫋留下,真是极大的过错。
我从未有过母爱,更是不知要如何管教女儿。我想着,女孩就是应该知书达礼。我承认,我对嫋嫋是严了些。
后来,我知道了嫋嫋居然是名震江湖的白风夕。
当时的心情啊,惊讶,欣喜,心疼。
我的嫋嫋,究竟是被欺负到了什么样,悄悄离开去了江湖也无人知晓。
作者“突然想起一句文案:我试着销声匿迹,后来发现真的无人问津。”呜呜好心疼嫋嫋。
欣喜的是嫋嫋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了。
后来嫋嫋去了大东,我知道她闯荡江湖时便在那里,但是我还是好担心啊,这么久了,一封家书都没捎回来。
最近常累的在书案上睡着了,听夫君说,我一直喃喃着叫嫋嫋。
嫋嫋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了,不,她可是白风夕啊,身边还有个丰公子。
说道丰公子,我到底是过来人了,他们的眼神是不会骗人的,他们必然互相倾慕。
后来,文帝寿宴,请来了雍王和青王。
他们竟然是丰公子和嫋嫋!
我惊讶极了,传闻青王和雍王一起上阵杀敌,以十万风云骑击退二十万敌军。
嫋嫋去打仗了,她会不会受伤了呢,我……要不等寿宴结束后去问问她。
不过,嫋嫋定然很不喜欢我这个阿母,也是,我萧元漪一生风华,唯独在这管教女儿这方面,错了,大错特错。
嫋嫋又走了,夫君说,嫋嫋来和他说过,说要去雾山,找她在江湖上的师父,去取兰因璧月。
她却未曾告诉我,我的嫋嫋,长大了。她明辨是非,我曾经总觉得,姎姎比嫋嫋要好,可世上哪有什么规束女子好坏的衡量。
作者怎么说呢,又想起了文案:“没有人规定一朵花一定要长成向日筷或者玫瑰。”
所以嫋嫋啊,她不爱我了。
嗯……最后只希望嫋嫋,平安喜乐,与心爱之人白头偕老,共度余生吧。
———————————————————
《星汉灿烂•月升沧海》中萧元漪这个角色人设争议是有点大的。
我是觉得,萧元漪呢,她没有做好一个母亲,在少商的角度,她肯定是不值得原谅的。但是在萧元漪的角度,她也是很无奈的,有点刀子嘴,豆腐心,从未将自己的爱明明白白的展现给程少商。而且她没有过母爱,她的前三个孩子还都是儿子。
再抛开程少商母亲的身份来说。萧元漪她真的特别成功而且优秀。简直是我理想的样子。在封建社会,能文能武,长的又漂亮而且贤惠,难怪能得程始倾心。
不知不觉写了挺多,如果写正文的时候也能这么顺就好了hh。
说起正文,最近真的是灵感枯竭,不多说了得去干作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