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大怒,他身为太子太傅竟然不能以身作则,如何给太子做表率,太子以后在朝堂上该如何自处。
一气之下,罢免楼经的官职,经太子举荐召见楼犇之后,发现这是个可用之才,便让他进尚书台当职。
太子这次多亏姝姝提醒才没有铸成大错。
太子宽仁,下面的人难免会生出二心,可他性格已经定了,短时间内根本改不了。
五公主(小)这还要多亏凌将军搜集来的罪证,阿兄应该好好谢谢他。
太子你说得对,这次多亏他了。
五公主(小)阿兄不如想想之后拜谁为师?
太子一切听从父皇安排就是。
太子习惯听从文帝的,五公主倒是对他未来的太傅有想法,只是不知道他肯不肯来。
五公主(小)我听闻有位宿野大儒皇甫仪,博闻强识,若是由他来教导阿兄就好了。
这个皇甫仪桃李满天下,就连袁氏家族的嫡子袁慎也是他的弟子,如果能让他担任太傅,一定是一股强大的助力。
太子皇甫仪为人洒脱不羁,最是讨厌官场倾轧,所以才会选择出仕,让他当我的太傅恐怕不容易。
五公主(小)不容易也要试试啊,阿兄难道不想做当世大儒学生吗?阿兄从未求过阿父什么,这次你是为了求学,他肯定会答应的。
所谓财帛动人心,五公主相信,没有不被利益打动的人,文帝富有四海,难道会连一个老师都请不来吗?
太子被她说的心动不已,他自然是仰慕皇甫仪的,只是他远在山间,而他在庙堂之上,不能去向他求学,如果真能被请到宫里教导他,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最后他实在抵挡不住五公主那张嘴,被她说动,向文帝提了这个要求。
文帝见他来求一时还有些新奇,自己这个大儿子少年老成,从来没求过他什么,偶尔一求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皇甫仪面对皇帝的征召一开始断然拒绝,但耐不住文帝的三催四请,最后答应入宫讲学,只是不担任太傅一职。
……
皇甫仪不是一个人入宫的,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少年,那少年面如冠玉,风度翩翩,气度非凡,真是好一个如玉君子。
那就是他最心爱的小弟子袁慎,这次入宫讲学皇甫仪特意带上了他。
大儒讲学的机会难得,五公主便带着程少商去旁听。
但她的心思全然没在讲学上,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袁慎,这样的美男子就是什么也不做,仅仅只是坐着已经是赏心悦目。
袁慎公主方才一直瞧着在下,可是在下有什么不妥?
他浑身上下妥帖的不得了,五公主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垂涎他的美色,便随意找了个借口。
五公主(小)我听人说袁慎公子是宋玉在世,便想看看公子有什么神异之处。
袁慎连忙摆手,他虽然自恃有些才气,但宋玉在世他是不敢当的。
袁慎不过是世人妄言,当不得真的。
五公主(小)袁公子,我这里有一处不甚明白,不知道你可否为我解答?
五公主眨着大眼睛看着他,她如今十二岁,已经初见绝色,一双杏眼含着期待看着他的时候,恐怕没有人能拒绝她,袁慎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