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回忆结束,时间线回到第一章)
宋亚轩知道自己好不了,所以赖着不去诊所,也不想活着。
他想跳楼,但是刘耀文煮面很好吃,他还想再吃一碗。
晚上,吃过饭后,宋亚轩想,他想要的好像不止一碗面,可是他不该拖累刘耀文了……
睡前,宋亚轩洗完了澡就躺在床上,他很乖,在等着刘耀文洗完,然后自己把床头的东西拿了出来。
刘耀文愣住,他们已经很久没做了,尤其是宋亚轩生病之后,几乎就没做过。
“……轩儿?”
“文哥,我想要。”宋亚轩红着脸,但却直面自己的欲望。
夜里,宋亚轩很乖,什么姿势都愿意,甚至连以前最害羞的毛绒玩具都愿意用,刘耀文觉得奇怪,可是这样的宋亚轩太勾人,他扛不住,很快又失了神。
第二天一早,两人温存了很久刘耀文才去上班,他做好了早饭,放在保温箱里,嘱咐宋亚轩记得吃饭。
晚上,宋亚轩试着炒了两个菜,一个土豆丝,一个番茄鸡蛋,他蒸好了米饭,换好了衣服,坐在饭桌前待了一会儿。
最后缓步走到阳台前,看着窗外的鸟,他想,他终于要飞了。
刘耀文在电梯里跟陈医生发微信:他愿意跟我做,昨天晚上很乖,这算是有好转吗?
这是他早上问的,陈医生估计是太忙,还没有回复。
电梯开了,外面吵吵嚷嚷的,不知道在聊什么,他只想回家,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些心慌。
进门之后他看到了桌子上的菜,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宋亚轩大概是做饭了,但是鼠标和土豆呢?
平时每次开门都会冲过来,可今天……
正想着,一阵风从侧后方吹来,阳台的窗户怎么没关,他一边走过去准备关窗一边叫宋亚轩。
第一声没应。
第二声没应。
第三声....
他看到了小区门口拥堵的人群,他不敢相信窗户大敞的原因,转身进了卧室、侧卧、卫生间、厨房、书房、小客厅.....
没人,都不在....
刘耀文双腿如同灌了铅一样,迈不动一步,等到终于到了阳台边,大门被敲响了——
宋亚轩!
肯定是他!
刘耀文两步跨过去拉开门,门外的声音应.声而起“您好,我们是江洲派出所,楼下的居民说跳楼的是您爱人宋亚轩,请您……”
后面的话刘耀文已经听不见了,其实在看到门外来人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结果,可是却依然抱有期待……
直到听到宋亚轩这三个字,他整个人都没能再缓过劲儿,直直的倒在了两位民警面前。
刘耀文醒来时在医院,有些精神之后跟着民警办理好了手续,民警看他这样也于心不忍,带着去食堂吃饭,可是刚打完饭,刘耀文就又接到了电话。
“您好,我是江州司青墓园的工作人员,您的朋友贺峻霖在墓园饮用大量工业酒精死亡,请问您现在方便过来一下吗,我这边……”
刘耀文只觉得脑子有些重,喝了工业酒精的应该是他吧,不然他怎么觉得眼前天旋地转,快死的不会是自己吧……
刘耀文再一次晕倒在派出所食堂,醒来时,张真源在陪床。
“我已经签了宋亚轩跟贺峻霖的火化申请书,你怎么样?”
刘耀文看着他,半晌,吐出一句:“ 我的也麻烦你签一下吧。”
张真源吐了口气,“工业酒精还是敌敌畏,我去给你买。”
他语气正经,丝毫听不出来此时正在生气。
但又确实在生气。
“可是活着不会太痛苦吗。”刘耀文说。
张真源点头:“活着才痛苦, 死了就不痛苦了,所以要跳楼了提前联系我,我好腾出时间签火化申请。”
“不签了。”刘耀文慢吞吞的摇头,“ 这回不签了……”
打这之后,刘耀文就一蹶不振。
在被之前的导演拉去客串角色的时候,刘耀文甚至都没有拒绝,整个人活的就像行尸走肉。
在片场遇到了一个很像宋亚轩的演员,那个人是刘耀文的粉丝。
可对方只是往过来走了两步,他就认出来了,那不是宋亚轩。
宋亚轩在他跟前怎么会眼含算计,明明该是一身寂寥,却又格外乖巧可爱的……
但那个人再也回不来了……
几个月后,刘耀文在一场车祸中离世。
其实当时根本撞不上去,刘耀文时刻谨记宋亚轩说的“宁等三分钟,不抢三秒”。
可是那一瞬间,那句话就那么拉扯着他,抢三秒就能见到那个人了,他当然要抢。
于是他义无反顾的把车拐了进去,油门踩到了底,整个车被撞得起了火。
张真源接到民警电话时语气平和,仿佛出事的人跟自己没关系一样。
这回倒确实不用签火化申请了。
确确实实的不用签了,刘耀文说到做到。
张真源坐在便利店门前的台阶上,三伏天的夏夜还是很凉爽的,只是风吹着吹着,就有些冷了.....
那个时候刘耀文总爱抱怨江州的冷风:“这鬼天气,真是冷死人了”。
严浩翔也喜欢在一边附和,虽然他是比较扛冷的那个.....
多年过去了,这个城市还是风大、吹的又冷,冷到渗进了骨子里。
夜风习习,而我们幼嫩或是宽大的肩膀总是扛不住。
小时候还能肆无忌惮的穿着半截袖迎风跑,长大后,我们都裹紧了身上的外套。
大抵成长就是这样吧。
我们都在变化,变得更加熟悉或是陌生。
陌生的好像不曾相识过。
熟悉的就像任何一场高谈阔论的聚会都会出现的“朋友”。
张真源把手里的啤酒罐儿捏扁扔向了垃圾桶,只是准头不太好,落在了一侧的地上。
一旁收拾垃圾的阿姨把罐子捡了起来,他忽然就有些难过,夏夜的风总是晃眼,孤独也是。
还记得当初自己接到刘耀文车祸的电话时,也是这样一个场景,原来已经三年过去了啊……
“谢谢阿姨……”张真源缓缓的吐出一口气,转身离开,边走边紧了紧身上的外套。
难熬啊,江州的夏,和夜里的风……
-全文完-
————分割线————
关于宋亚轩的人设。
可能会有读者觉得我笔下的宋亚轩格外的软弱和不顶事儿。
在这里我简单说一下。
《回南天》的设定里,宋亚轩本身是一个长相绵软、性格温和、心思单纯、反射弧长的老实人,心里有些心思都会摆在脸上,娱乐圈是不待见这种人的。
混娱乐圈的哪个不是人精,自然是不愿与这种“藏不住事儿”的人有太多交集,老实人么,谁都愿意踩上一脚以便站得更高,所以宋亚轩不仅小透明,还是黑粉较多的那种小透明。
再一个,圈里的事复杂,大多人希望外人看到什么,外人就只能看到什么,所以大家并不了解宋亚轩,才会一边倒的说宋亚轩不好。
于是,宋亚轩受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性格本身就不外向,因而表现出来的就是一副任人欺负也不吱声的模样。
但是我在文中有几处是刻画过的,用文中刘耀文的话来说——
“他和自己相处时的细枝末节、让人感受到细细密密的温情和暖意。有时候也会使些小性子,但却不骄纵,看似脆弱却又不软弱的性格,有分寸又知进退,有智慧却不耍小聪明,待人真诚、处事简单清明。只要是跟他相处过,便不可能对他生出厌嫌来……”
诸如,他明知刘耀文有热度,蹭对方热度一来可以澄清自己的那些黑料,还有很大可能会翻红,但他没有做。
这是有分寸、有气节。
二来,机场事件,他只是慌乱和害怕,但并未掉眼泪,也不逞口舌之快。
这是不软弱、有分寸。
在刘耀文安慰之后才哭,是因为喜欢的人在这种场面下意识的维护自己,心里多是感动。
这是心里对事情有衡量,虽说不讲出来,但他心里很清楚,亦是知分寸的表现。
再来,他知道刘耀文赚的是这个钱,在这种场面下,不顾粉丝而维护自己,其实颇有些“砸口碑”的意味。他觉得为了自己不值得,又急又气,但同时,他心里也清楚,这时候不好与刘耀文起争执,否则不利于现场的平息、也容易跟刘耀文生了嫌隙,叫人钻了空子。
这是有智慧、知分寸懂进退。
刘耀文被说劳改犯时,他怒上心头,要去打人被拦下。
这是他的脾气、也是他一改往日他人眼中的“懦弱”形象动怒,同时,惊诧于此的不仅是他的经纪人,片场的小演员和工作人员也都对此表示感叹,原来宋亚轩其实是会生气的,原来他也是有凶相的。
在酒店,他第一次遇到刘耀文时,就帮了对方的忙,却不留名,也不多说什么。而这时候的他跟刘耀文并不认识,也就是说,换了任何人,他都会帮。
这是待人真诚、处事简单、助人不图报、心里没算计。
而他的其他性格特点,在大纲里没有很明确的标注,基本上都应该出现在我填充章纲里,以及述写全文的时候表现出来(当然,章纲我没写,全文更没写)。
虽说详细的我没多写,但我感觉我的细节还蛮多的,如果大家细看应该都能体会到。
在我所有同人文的里,没有哪个角色是不“硬”的。
性格、脾气、秉性等等。
我笔下的他们,只有面目柔软、性情温和,性子是决计不会软弱的。
在我看来,人的“坚韧”与“自珍”,不一定非要表现的锋芒毕露,也可以是简单的老好人形象。
谁说不动怒的老好人就一定是软弱呢。
好了,就说这么多,《回南天》到这里就结束了。
如果有看上这个灵感要用的,别用。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不能被大家续写或者使用,而是大纲里面基本上把所有的东西都讲的差不多了,即使是有心想续写,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从我的构思和视角出发,《回南天》要讲的也都讲了,就没什么遗憾需要特意拿出来去扩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