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费是不可能结的,有这个钱,拿来给老百姓施点恩惠又或者拿来加强军备不好吗?
干嘛要给一个死人啊!
已经将他风光大葬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不过李二陛下也就是那么一说,毕竟他都已经把人开除“李世民”籍,心态自然放的平。
就是吧……
他们老李家武德充沛、父慈子孝的名声真的越来越广了,连续两个皇帝、还是王朝最开始的两个皇帝这么干……
后人是真的会有样学样的。
别说太子了,就是独生子,也不能老老实实的等老父亲驾崩了,要不然大家伙儿都带着人去玄武门一游,就我一个人不去,那不是显得我很呆嘛!
当然,当皇帝的肯定要更加防备,做儿子的能不能成功,他不保证。
*
李二陛下既然已经开始平常心观看水镜了,那么就把更多心思放在的朝政上,琢磨着能不能找出一点经验来用到他的这个世界。
毕竟是平行世界嘛,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到底还是同一个世界框架,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一点可用的东西。
这么一认真一琢磨,水镜里的时间又往后走了几年,到了吐蕃来使求亲的时候。
吐蕃求亲、帝后允婚、丁氏求亲、昭阳和亲……
等等,是不是混进去什么奇怪的东西?
李二陛下看着里头那亮瞎人眼的金家一家子,不禁感叹道,“这样的人家,是要先给公主们压压身价的,当然,重点是要提前给皇帝脑子里灌点水。”
但凡皇帝脑子里没进水,都是不可能把自己闺女嫁过去的,别说公主跋扈了,人就是再过分一点,也可不能!
对于这样的人家,多说几句都是给人家面子了,李二陛下直接就忽略过去,关注起昭阳公主和亲一事。
李二陛下摸着下巴,“这个松赞干布,倒是个聪明人,看着比他的父亲要出色很多。”
他刚上位,若能和大唐联姻、获取大唐的支持(别管真心还是假意,反正虎皮扯起来了),那么他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收拢国内的权柄、做到真正的说一不二。
只是,一个小国国主也敢来求娶天朝公主,还是在已经有了一位王后的情况下,这人也挺有胆色的。
李二陛下的目光基本全放在北边的高句丽和突厥,对这个小国还真没怎么看上眼。
历史上,若非先有了松州战役,他也不会答应让文成公主和亲吐蕃。
不过看着水镜里头帝后对吐蕃的慎重,李二陛下就明白,他得对吐蕃上点心、不能太低看他们的实力了。
丢点脸、送个公主和亲倒不算什么,可牺牲的将士、百姓就让人心疼了。
长孙皇后笑道,“这松赞干布来的倒也巧。”
正赶上人家想对高句丽动手的时候,要不然,你敢过来说让公主和亲,他们就敢天降真理、教你做人。
——虽然也就推迟几年的功夫。
这么大的地盘总不能说不要就不要吧,就算以后让它们又独立了,起码也得给后人留一个自古以来的大义啊!
对于暂时做不了的事情,李二陛下索性先放过,去关注能干的事情,比如,高句丽。
在整个大唐初期的臣子们都还没走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留下的心理阴影的时候,李二陛下已经将目光放到了这个地方。
“今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一句本该在贞观十九年才出现的论断提前多年从李二陛下口中说出。
可以说,水镜内外两个世界,没有谁比李二陛下更能明白水镜中帝后的坚持了。
他道,“待日后边境安宁、国内百姓安居,朕必定要提起兵马,往高句丽走一遭。”
长孙皇后握着李二陛下的手,虽未言语,却明明白白的给了李二陛下坚定的支持。
李二陛下反握住长孙皇后的手,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不论如何,他们总是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的。
*
白茶酿酒¹关于李二陛下对高句丽的态度,JJ三傻二疯的《开局给李世民直播玄武门》里写的真的挺好的,深刻阐明了吃饭睡觉打高句丽和kmyc的重要性。
白茶酿酒最后,说一下对这本文之后的安排吧。我打算除赵祯和刘盈世界外,一共写姒玉和玄凌十个世界,凑个十全十美(公主嫁到是第六个,所以还会写四个世界)(如果大家没腻的话,可能会有短篇快快穿番外)。
白茶酿酒目前我的想法是,下一个是好多人提的星汉灿烂,再下一个是一直有人提但一直没写的步步惊心,最后两个……到时候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