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躺在床上放空思想,丝毫没注意他现在的父亲始皇帝进来了。
始皇也是听闻儿子醒了,过来看看,他对这个长子还是寄予厚望的,不然也不能实在没办法了放边疆锻炼去,可惜扶苏没有体会到始皇帝的用心良苦,不过现在都没关系,胤礽可不一样,能以一己之力镇压一众皇子的太子还当了40余年的太子,最后的失败不是因为如狼似虎的兄弟,是因为和康熙博弈后输了,要是胤礽稍微狠心一点,在康熙第一次得疟疾强压着不上外教士的药早就登基了,也不能过的那么步步为营把自己逼疯了,最后死亡何尝没有下任皇帝的手笔,自古以来废太子的下场都没有善终,只要胤礽活着胤禛的位置就坐不稳,无论皇帝是谁都不会放过胤礽,只可惜皇权搏斗没有亲情,要不是罗音降临给胤礽出气,胤礽还会和历史上一样难逃一死。康熙未必不知道废太子的下场,史书上都写着呢,历朝历代除了朱标以外的太子没几个好下场,就连朱标也是英年早逝,但不说洪武皇帝朱元璋做的比康熙合格多了,不,俩人根本不是一个性质,一个开局一个碗,结局是皇位,一个说句不好听的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帝王,一个注重亲情,在最爱的儿子和媳妇死了后疯了,一个最爱那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皇位,让儿子自相残杀,兄弟相斗只为保住自己的权利。一个收复汉人江山,唤醒中原人的血性,一个晚年昏庸,闭关锁国自绝文明于天下。
康熙早年还行,但是晚年为了留下仁慈的名声对贪官法外开恩、纵容腐败,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生活贫困,而朱元璋从当了皇帝开始就一直严抓吏治,将反腐败工作当成终身大事在做,终朱元璋一生,明朝的官员贪腐极少,官场政治生态良好。
——
始皇帝看扶苏已经好多了,这次生病可给他吓到了,他里里外外都筛查了一遍,夷三族的夷三族,都冲他儿子下手了还指望始皇仁慈,做梦呢,始皇帝的仁慈是对百姓,对功臣,可不是对这些阴沟里的老鼠。
胤礽统称为扶苏
扶苏这次生病好了后就正式开蒙,流露出聪慧机敏,小小的人从现在就能看出始皇帝的影子,始皇帝对扶苏的保护更深,扶苏也感受到始皇帝沉重的父爱,所以他的表现没有君臣,只有父子,学业上没人能比的过他,但是调皮捣蛋也没人能比的上他,始皇帝也管,但更多的是纵容,自己儿子调皮点就调皮点,这不挺好,那些儒家说的那些屁话始皇帝根本不听,什么公子扶苏这样不对那样不行,还不是想让他惩罚自己儿子,儿子做错了啥,不过就是依赖他这个父亲,这让亲情坎坷的始皇帝异常珍惜,所以对扶苏保护更强了,谁想教坏他的儿子他就找谁不痛快。
胤礽也就是现在的扶苏,他在始皇帝那感受到了纯粹的父爱,只是始皇不知如何表达,那可不他来呗,慢慢就变成熊孩子了,本来胤礽也是个小霸王,这下有始皇帝的纵容,更加纵横皇宫地界,但是他也没忘记发展,不然怎么保护他的老父亲,始皇帝不知道吗,始皇帝什么都知道,但是一想到小小的人说要保护父王,他心就暖暖的。
罗音那刚走到赵国,被贵族看上了(龙套不配有名字)所以罗音一怒之下让所有伤害百姓的家族那真是一个铜板都找不出来,基本上没有一个家族逃过,那真是全军覆没,杀人多没意思,遗臭万年才有意思,等大秦接手时本以为困难重重没想到百姓居然欢迎,要知道秦赵两国积怨以深,赵国内乱了,上面在无能狂怒也没有用。只能发疯了找人,但是能找到才怪,罗音慢慢散播舆论,嗯~点了把火,结果百姓反了,但是还差点火候,李牧,李牧不除赵国破不了,但是国内奸臣多啊,稍微试点小手段居然有人挪用军款,把消息穿给大秦,始皇帝马上布局,但是李牧那边在抵御匈奴,始皇帝的大气当时无人能及,当即接上给战士的物资,当然,是在他们知道他们的王上挪用了他们的军款,军心不稳将领愁的不行,眼看就要饿着肚子打仗时。匈奴这边离不开李牧的时候,时间卡的非常完美,罗音使点手段让李牧对大秦始皇的很是敬佩,但是秦赵两国恩怨以深,李牧忠君爱国,说白了就是死板,但是这个死板在国家不管他和边疆的战士们时候就打破了,噢他们保家卫国,结果百姓被逼反了,边疆大军都饿肚子了,我们用命保护的是什么?时时刻刻抛弃我们的权贵吗?是始皇帝不计两国的仇恨支援物资,凭借这点李牧就敬佩,但加入大秦还差点,但是罗音有办法啊,问李牧保护的是那些吸血的贵族还是百姓,还记不记得自己的初衷。帮始皇帝策反了李牧。也是为了她那不省心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