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欣鸾,一品文官杨封冉的义女,初元二十六年我15岁,太子下了钧谕,将要把我纳为太子侧妃,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是无所谓的,但义父母两人却是有些不悦,晚上无人的时候,义母还念叨着说:“按家世来说,欣鸾可以当上太子妃……侧妃听着好听,但终究是妾……”
还记得当初我与义父母拜别时,义父还是如往日那般不苟言笑,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出嫁了,就不能像平日那般了,收敛一点。”
义母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说着她眼眶就红了,我笑着拍拍义母的手,“娘,这不是好事吗,你哭什么啊!别哭了——”说着,我鼻子突然一酸,莫名也有些伤感。
。。。。。。
太子并没有正妃,只有算上我的两位侧妃,和五个侍妾,另一位侧妃叫谭苑,是五品武将的嫡女,她生得十分漂亮,心机少、为人直率,与她相处起来很是愉快,那五位侍妾妹妹每个也都是极美的,且美得各有各的特色,她们很好相处,和五个侍妾妹妹相处起来很是轻松。
东宫的几个姐妹们各有各的特长:谭苑音律造诣极高,整个东宫无人能及;苏兮雪喜刺绣,女红造诣登峰造极;郭染玫擅长舞蹈,在舞蹈上的造诣可谓是炉火纯青;吕尔玉精通诗书,连文人墨客都不一定能比过她;朱玉润厨艺一绝,我们姐妹几个经常去她那里要些糕点……
和她们相比,我就像个小废物一样,他们都太厉害了(இдஇ; )
太子政务繁忙,不经常搭理我们,我们也不愿每天为了太子的宠爱而争来争去的,天天就是聚在一起聊聊天,嗑嗑瓜子,看看话本子。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两年过去了……
初元二十八年,先帝驾崩。太子李约陆继承大统,改元建昭。建昭元年正月,新帝于太庙行登基大典,百官陪位,八方来朝。同月,册封东宫诸女。
其中,我——一品文官义女杨欣鸾亦在其列。
册封大典之上——“杨氏欣鸾接旨——”
今日的礼数仪制远超在东宫时的任何一日。脚下朱红的长毯迤逦而炫目,礼官朗声诵读圣旨的声音似近还远。众人次第跪拜,高颂圣恩。但人心仍各自藏在人面之下,不得尽显。
“……着即册为贵妃。尔其祗承景命,莫负圣恩。钦此!”
“臣妾……接旨。”
一曲唱毕,一曲又起,诏书上批着不同的字眼,是已然昭示的定数。而岁月演化,则将成为这一曲长歌之中无穷无尽、无法捉摸的变数。”
我心中暗想,“往后,一切随缘便是……”
册封大礼结束后,我去掖庭亲自挑选了一个得力的贴身女官,名叫冬儿,双十之龄,低调沉稳,她话不是很多,办事井井有条,很是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