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妃宫里,几个蒙古妃嫔叽叽喳喳,不知道在讨论些什么。
皇帝躺在静妃榻上,两位太医已经到了,正全力为皇帝诊治。金蟾到时,皇帝已经清醒过来,小五子正伺候他喝药。见金蟾来了,皇帝立刻坐起来,看他好些了,金蟾接过药碗,继续给他喂。
皇帝喝完药,太医也退下去了小五子这才跪在地上,将方才静妃的大逆不道之言一股脑告诉了金蟾。闻言,金蟾身子一顿,让小五子将几个妃子叫了进来。
静妃并几个蒙妃难得乖顺许多,小步小步走着,像极了她们最看不起的小脚闺秀。知道自己惹了祸,静妃最先跪下请罪。
“妾不知皇上身子不好,否则绝不会招惹皇上生气…请皇后娘娘恕罪。”
金蟾没搭理她,专注着给皇帝揉肩揉颈。皇帝心疼她操劳,还往里头移了移,让金蟾跟着躺榻上来。见此,静妃脸色又变了变,却不敢再发作了。随着门外小太监一声“太后娘娘到”,除去榻上的皇帝,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皇帝毕竟是太后的亲儿子,比起儿媳,她当然看重皇帝。看到自己含辛茹苦护大的孩子脸色苍白,缠绵病榻,一时怒火上涌,当即就要问静妃的罪。
太后的气势一时间压住了所有人,静妃立刻吓得伏在地上,不停磕头,皇帝咳了几声却不说话,暗自看着好戏。
太后风风火火来,寻了一处便坐下,扫了两眼跪了一地的妃子,开口道
“静妃,听说是你和皇上闹,皇上这才气出病来!”
静妃一句话不敢说,只顾低着头,等着太后下一句话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满蒙联姻是结亲,可不是结仇的。你倒好,对着皇上说出那些大逆不道的话!你可知你这样做,是什么后果!”
金蟾一只耳朵听着,另一只耳朵却进了皇帝小声的言语
“金蟾,我演的好不好?”
原是这一切都不过是皇帝辖制蒙古的手段。大婚封妃后,几个蒙古妃嫔处处看满妃汉妃不顺眼,今天打人,明天骂人,原本宛妃宫里有个伶俐的宫女翠儿,因为皇帝夸了一句聪灵毓秀,就叫那静妃推了池子里去,从此没了性命。
她们这样跋扈,在金蟾面前也不知收敛。以静妃为首的向来看不上察哈尔部,对金蟾也算不上多么敬重,私底下屡屡给她制造麻烦,虽说金蟾次次逢凶化吉,也帮了宛妃她们好几回,但这更加剧了静妃等人对她的不满。因努尔哈赤,皇太极皆与科尔沁联姻,而皇帝却不愿选科尔沁的富察珍儿为后,这使一直输出皇后的科尔沁大失面子,成为皇后的金蟾自然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皇帝有意抬举几个满妃,也让她们不满。用皇帝的话说,他和宛妃都在佛学上有些见解,他又时不时便去宛妃宫里借阅佛典,因此在敬事房留下不少记录;祺妃,佟妃都是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女子,即使不得宠,皇帝也愿意听金蟾的劝谏,去她们宫里坐一坐。不像这蒙古三妃,进宫一年,在皇帝眼里就像透明人一样,连皇后也不是很愿意给她们这个面子。
如今着了道,几人在太后面前哭的楚楚可怜,却叫人看着大快人心。闻讯的宛妃,祺妃,佟妃皆觉得开心,恨不得太后关她们一段时日,免得又叫她们那般欺辱。
岂料太后责问完,竟然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也罢,你们三个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懂得规矩。就让我身边的苏麻去教导教导你们,以免往后又出什么乱子!”
太后此言一出,连金蟾都觉有些不满。既然皇帝拥有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那么他完全可以决定这几个妃子的荣宠。太后这一举动,显然还不愿彻底放权给他,也不知又想为科尔沁部谋什么好处。
皇帝轻轻拉住金蟾的手,心里却盘算着要再纳几个满妃。如今满汉妃子与蒙古妃子数量相同,却不如他们势大,若是多多抬举几个,人数多了,力量大了,后宫的平衡也就能保持住,也免得金蟾为这些事情过多操心。
但很显然,他还是年轻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