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城西。
一座四进带跨院的宅邸,门上悬挂“魏府”匾额。
京城历来有东富西贵的说法,这座宅院在京城虽比不得那些王公贵族之府。
但在城西这样金贵的地方,也绝对是数得上的人家了。
知道此家主人的便更是不敢小觑。
此间主人正是当朝大员,正二品内务府总管大臣魏清泰魏大人府上。
这魏家原也就是中等官宦人家,满洲正黄旗包衣,魏清泰祖父魏嗣兴为正六品护军校。
魏清泰之父魏五十一,又作魏武士宜,曾任正五品崇文门监督。
康熙三十四年得正五品内管领世职,进入内务府当差,逐步晋升,于雍正三年升任正二品总管内务府大臣。
只可惜,天不假年,大概也是差了些运道,在升官的同一年,魏五十一便去世了。
就在外人以为魏家的崛起之路至此断绝时,魏清泰与其弟魏清宁开始强势崛起。
魏五十一共娶过两任妻子,元配年氏,乃敦肃皇贵妃族姐,继妻晁氏,内务府包衣佐领世家女。
魏五十一与两任妻子共育有三子。
长子魏清泰、次子魏清宁,生母年氏。
三子魏玉保住,生母晁氏。
康熙末年,长子魏清泰接过了父亲身上的内管领之位,开始进入内务府当差。
凭着父亲的帮助与自身能力,同样很快进入了雍正帝眼中,在魏五十一去世前便已是从三品太仆寺卿。
其后几经升迁,如今任内务府总管大臣,也算是变相的子承父业了。
次子魏清宁则更为耀眼,从正六品的蓝翎侍卫起,累进从四品包衣骁骑副参领、从三品包衣骁骑参领。
比起其父兄,魏清宁更受雍正皇帝倚重。
年羹尧死后,为表安抚,生母为年氏的魏清宁被调往西北军中,并在雍正朝后期的数次战役中表现亮眼、屡立战功。
在雍正十年的额尔德尼昭之战中,魏清宁大败准噶尔,晋三等公,魏五十一追封三等公。
并从魏五十一起,整个魏家从正黄旗包衣抬入满洲正黄旗,并赐姓魏佳氏,可谓是风光无限。
不过因着时日尚短,也是依着时下大多抬旗人家的习惯,人们多还是以魏氏相称,只在正式场合称魏佳氏。
现如今,魏清宁为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总管云、贵两省军民政务,位高权重。
与两位哥哥比起来,魏家三子魏玉保住则稍显平庸,且与魏清泰兄弟俩并非同母所出,隔了一层。
虽如此,兄弟间彼此关系却是维持得不错,魏玉保住虽则能力不足,但好在听话,在哥哥们照管下日子过得倒也滋润。
如今玉保住在内务府广储司任着正五品的总管六库郎中。
别看这个官职不高,却是典型的位轻权重,广储司掌内府库藏,领银、皮、瓷、缎、衣、茶六库。
这几乎涵盖了皇宫生活中的大半日常所需,可以说是除了御膳茶房与御药房外,最亲近宫中主子们的一个部门了。
这也是魏家抬旗后,在内务府中的保留势力,即便日后魏清泰卸任内务府总管大臣一职,魏家在内务府中依然会有不小的能量。
就这样,魏家从康熙朝时起势,至雍正朝时略有波折但顺利崛起,到如今乾隆新朝,魏家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上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