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毁了皇后过年的好心情,顺带一个早就没了心情可言的如懿。
这个除夕夜里,嬿婉和魏清宁这对儿叔侄是乾清宫中当之无愧的焦点人物。
皇上左一句爱妃、右一句爱卿,喜爱、欣赏之意溢于言表。
一旁的皇后和众王公竟都成了陪衬。
而魏清宁也不负皇帝看重。
即便这两年在外为官,但在京中依然保持着极大的影响力。
自他回京后,府上拜访者便络绎不绝。
即便一些立场相左的满蒙亲贵,也因其赫赫战功及军中威望而另眼相待、颇为礼重。
众多曾在魏清宁麾下为将领者,即便如今已调任别处,或也已高升。
但他们大多仍对魏清宁保持着昔日的信服与敬重。
他们平日隐而不发,但牢牢团结在魏清宁周围。
形成一个不算庞大,但绝对足够强力的团体。
而在这样朝堂上混战激烈、党争不休的情况下,魏清宁和他的影响力对于皇帝来说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宫中除了各种祭祀活动外便是筵宴不断,而魏清宁总在其中。
宫中唱戏、杂耍、百艺等娱乐活动时,皇上的附近也总能看到魏清宁的身影。
而后宫中嬿婉自然也不会闲着,后宫嫔妃趋奉,入宫的公主、福晋、命妇们也更加热切。
在这种情况下,朗善的御前侍卫之职和恭贵人阿玛林佛保的佐领之位没有半分意外的到手。
这无疑让如懿一阵的羡慕和酸涩,她还在为自家阿玛求得一官半职的问题而头疼。
令妃的堂兄却已经是正三品的御前一等侍卫,就连她手下贵人的阿玛也轻轻松松便谋了个佐领的官职。
尤其是,当恭贵人的阿玛成为佐领后,她这个庶人之女的娴嫔不出意外地被提及,做了对照组。
成了后宫议论、嘲讽的对象。
而在正月结束后不久,就在魏清宁将要返回云南的云贵总督府时,朝廷再次接到奏报。
贵州黑苗又纠结了广东的瑶匪作乱,接到消息后皇上急命魏清宁返回贵州平乱。
听到这个消息的太后、皇后、如懿等人又是一阵气闷。
别以为在魏清宁管辖之地出现了叛乱就是魏清宁失职,他就会因此受到斥责什么的。
相反,要知道,这一场苗民起义的根源可是从先帝雍正朝末年就开始了。
因此,在这件事上,实则是皇帝和魏清宁在帮先帝收拾烂摊子。
从雍正十三年到如今的乾隆六年,这场起义事实上也已经渐渐进入尾声,其中当居首功者自然属魏清宁无疑。
因此皇后等人难受,是因为只要魏清宁保持他一贯的水平,不突然发昏。
这一次成功平乱后,不止魏佳氏一族又添风光,令妃这个魏佳氏也会理所当然地晋位,成为乾隆的第二位贵妃。
而这位令贵妃无疑将是比慧贵妃难缠千百倍的存在。
出身、宠爱、手腕无短板,只差一位皇子,那就真的是所向披靡了!
这叫太后等人如何能够开心得起来。
————————————————————————————
悠比Lee写不动啊写不动,今天水一章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