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破的黄花梨屏风横亘在修复室中央,十二扇绢本水墨将雨幕切割成写意片段。叶慕秋用狼毫蘸取蛤粉修补《寒林栖雀图》的残损处,笔尖忽然悬停
叶慕秋雀鸟瞳孔的藤黄颜料里...混着纳米金颗粒?
张桂源的激光笔穿透绢帛,在光谱仪上激起奇异的衍射斑
张桂源这是1931年改良的胶矾水配方,用金粉增强颜料折射率
他隔着屏风递来温度调节器,指尖穿过雀鸟空洞的眼眶,与叶慕秋调试电焙箱的手短暂交叠。
松烟墨的气息在电焙箱热流中蒸腾,少年忽然握住她缩回的手腕
张桂源第七笔皴法的角度偏差了0.8度
他的拇指抹过她虎口的墨渍
张桂源和《溪山行旅图》的雨点皴形成量子干涉
叶慕秋抽回手的动作震落案头宣纸,泛黄的《琉璃秘要》残页飘至屏风缝隙。两人同时俯身去捡,发丝在绢本山水间勾缠成新的笔意。
子夜的古琴台泛着桐木冷光,叶慕秋调试着丝弦张力仪
叶慕秋七弦的振动频率必须校准到与琉璃翅脉共振……
张桂源不如试试《幽兰》古谱
张桂源突然握住她绑义甲的手,引着她在十三徽位按压
张桂源《碣石调》第四段的泛音列,正好匹配量子隧穿效应的能级跃迁
冰弦震颤的瞬间,藏书楼所有琉璃窗泛起涟漪。叶慕秋感觉耳后绒毛被少年的呼吸扰动,他胸膛贴着她后背讲解减字谱的模样,像在拥抱一件秘色瓷。
张桂源听,131.4赫兹的基频出现了
张桂源的声音混着琴箱共鸣
张桂源现在弹《凤求凰》的第三小节
叶慕秋的指甲刮过冰弦,惊起一群银斑舟蛾。它们在月光下振翅,鳞粉在琴面拼出《璇玑图》的回文诗。
柴窑的火焰舔舐着天青釉胆瓶,叶慕秋用光学高温计监测窑变
叶慕秋还差12℃达到汝窑的临界值
张桂源临界值在这里
张桂源突然将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青瓷胎土在他们交握的掌间成型
张桂源胎骨密度2.4g/cm³,孔隙率0.6%——完美复刻北宋官窑参数
旋转辘轳的嗡嗡声里,两人的呼吸频率被拉坯机同频。叶慕秋的旗袍下摆卷在陶轮转轴上,随离心力绽成青瓷开片纹。当窑火映红张桂源侧脸时,她发现少年用修坯刀在瓶底刻了极小篆文——"量子永寿,金石盟"。
开窑瞬间的冷热对流掀起她的刘海,张桂源用身体挡住迸溅的瓷片。天青釉在月光下流淌着金属玻璃的光泽,瓶身冰裂纹恰好拼出两人姓氏的甲骨文。
中元节的河灯顺流而下,叶慕秋在琉璃盏中放入金属玻璃芯片
叶慕秋用磷灰石做载体,可以存储十年全息影像
张桂源将怀表齿轮嵌入另一盏灯
张桂源1931年的星图数据,刚好能补全量子纠缠的时空坐标
河灯相撞的刹那,全息投影在河面交织。民国长衫的张桂源与阴丹士林旗袍的叶慕秋,正在投影里共绘《千里璃光图》。现实中的少年突然执起她的手,蘸着河水在青石板上写算式
张桂源当Λ超子衰变参数超过10³⁶,时间箭头就允许……
叶慕秋允许我们改写结局?
叶慕秋的脚尖抹去等号,将算式变作河图洛书的星点阵。
……………………
暴雨再次侵袭时,两人在丈二宣纸上重构藏书楼三维模型。叶慕秋的鼠须笔蘸取掺了量子点的朱砂
叶慕秋歇山顶的举架比例按《营造法式》卷一
张桂源但九脊的曲率要符合广义相对论方程
张桂源握着她执笔的手,在宣纸上留下双重心跳震颤的墨痕。
墨迹未干的瞬间,宣纸突然悬浮成克莱因瓶结构。叶慕秋的银蝶簪穿过纸面,在四维空间里勾出莫比乌斯环的婚书。张桂源将怀表链系上她脚踝时,琉璃窗外所有雨滴停滞成晶莹的永世契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