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小短篇,Emmmm,或许算是一篇腊八粥甜度的小甜文?】
我今天的任务是负责跟着傻乐傻乐的北方鲨鱼他们去跟拍友谊冰球比赛。
他们——指傻乐傻乐的微胖版北方鲨鱼,志在必得的普京大帝,可爱的梅德维迪和绍伊古小天使(图瓦老流氓)。
为什么我会知道关于绍伊古先生的这个外号呢?
半个小时之前,我正在冰球场上调试摄影机架,忽然被瓦西里拍了肩膀。
"咋滴了?"
"没事儿,就是想换换工作岗位,还是你去拍总统先生他们吧。"
Emmmm,瓦西里同志,您这脸色不太好看呢。
然后我就扛着摄像机跑去休息室拍他们了。
就在阿列克谢刚刚帮我推开门的时候,休息室里传来普京大帝他们的声音。
"我倒是真愿意和你们分享一下这位图瓦浪子(老流氓)的······"
门被推开了。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
不行,这时候一定得保持镇定。
"上午好,先生们,"我指了指摄像头,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开始你们的友谊比赛了,应该去冰场上热身了。"
"谢谢我们的拉伊莎小姐,"克里姆林宫第一小可爱梅德维迪笑着回答:"确实应该去适应一下场地了,今天要和弗拉基米尔好好打一场冰球。"
"冰球场上可不分同门师兄弟,季玛,我可不手下留情了。"
大帝朝着梅德韦杰夫笑,旁边的绍伊古也跟着笑了,"或许我可以摸会儿鱼?"
"那可不行,绍伊古,咱们两个得好好打一场。"
距离休息室门口最近的外长拉夫罗夫先生和绍伊古说话。
嗯,毕竟拉夫罗夫先生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防长"了,绍伊古先生需要给自己正名一下。
我已经做好给RT的冰球视频素材脚本了,大帝和梅德维迪、绍伊古和拉夫罗夫——
"拉伊莎,怎么,不打算加入冰球运动吗?"外长先生笑眯眯地问我。"
事实上,我还没接触过冰球运动,只在奥运会上看过,"我实话实说,"让我玩会儿排球还差不多。"
毕竟是我大学考试项目里唯一一个满分过的。
先生们也不再继续话题,先后离开休息室,向球场出发。
作为一位尽职尽责的克里姆林宫打工人,我回到了拍摄机位才开始笑,瓦西里同志一度以为我犯了某种精神疾病。
手机收到了一条消息,是四十分钟前的梅德维迪发过来的。
【熊🐻】:拉伊莎,我想听见你的加油声😊你能为12号喊加油吗?
等等,梅德韦杰夫好像就是12号。
给他喊加油?
我:当然可以。
也不知道梅德维迪能不能听得见。
两队球员上场,大帝那一队是红球衣,梅德维迪那一队是蓝球衣。
梅德维迪朝我这边看了一眼,我朝他挥手示意。
普京也朝这边看了一眼,然后绕着场地滑行一整圈。
然后······我亲眼看着大帝后面的两位先生加速滑行。
我看着普京一个没注意,摔倒在冰球场的地毯上。
啊这······
现在笑起来不太礼貌。
所以我选择憋笑。
还好没受伤,不然······中场休息之前,两队平局。
"咱们的总理先生不按常理出牌,"外长先生看着正在看手机的梅德韦杰夫,意有所指:"居然让咱们的拉伊莎只给他一个人加油!"
普京、绍伊古和伊万诺夫同时瞅了一眼盯着屏幕笑的合不拢嘴的小熊梅德维迪。
梅德韦杰夫:(回过神,茫然的看着休息室众人)怎么了?
"说你不讲武德,总理先生,"伊万诺夫酸溜溜开口:"为什么只让我们的拉伊莎小姐给你加油呢,总理先生?"
甚至还有专门的应援牌,伊万诺夫心想。
梅德韦杰夫(内心):瓦西里这位同志还是很靠谱的。
瓦西里:阿嚏——
"瓦西里?你感冒了?"
我外头看着擤鼻涕的瓦西里,"我包里有感冒药,你需要吗?"
"没有,我没感冒,"瓦西里挠挠头,"就是总感觉有人在说我。"
"如果你没有女朋友的话,那大概率是你的亲人或者是你的上司。"
瓦西里点头表示赞成。
"不过话说回来,你是不是早就准备好总理先生的应援牌了?"
我低头看看身旁的梅德韦杰夫的应援牌,"总感觉我被套路了。"
瓦西里:是的没错,我的好朋友拉伊莎,你就是被总理先生套路了。
当然,作为一位合格的克里姆林宫职员,我们可靠的瓦西里同志是不会说出去的。众所周知,中场休息是整活的好时机——这是全世界通用的娱乐法则。
嗯,今天的主题是——寻找动物拟人。我是万万没想到我们新闻办的可靠的瓦西里同志居然可以和闪电(疯狂动物城)打哈欠的表情如此相像。
主办方有毒!
我以后无法直视我们可靠的瓦西里同志了。
下面还出现了尼克🦊,朱迪警官······所以,我和熊猫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我瞅着大屏幕上的功夫熊猫,满脸写着问号。
“可能是因为黑眼圈。”
“我有很认真地化妆遮住黑眼圈。”
“那可能是你的脸有些婴儿肥?有些想你们瓷国送给我们露西亚的那只小熊猫?”
休息室。
“我觉得拉伊莎更像是之前瓷国送给咱们露西亚的小熊猫。”
这条评论获得一致赞同。
······所以最后,梅德韦杰夫那队以一分之差惜败于大帝队伍。
意料之中,我看着镜头里大帝和绍伊古先生的笑容,心想。
瓦西里同志负责把大型器材给搬回车上,我负责继续跟拍克里姆林宫的先生们。
此时,梅德韦杰夫刚刚换好了休闲装,看到我来的时候笑了笑。
普京朝我摆了摆手,示意我把摄像机关闭。
好吧,下面应该是先生们的私聊时间了。
我溜出休息室去摸鱼。冰球比赛之后的第三天是腊八节。
于是我卡点儿下班,抄起购物袋就冲向新闻办大门去迎接我的五谷杂粮快递。
很大一兜五谷杂粮,因为今天不止我一个人吃腊八粥,是我们全体新闻办的人,还有隔壁(口误)RT的后期小姐姐奥罗拉。
至于这腊八粥的制作地点和器材嘛⋯⋯我们不约而同地朝食堂大叔大姨发射可怜巴巴的眼神。
食堂大叔/大姨:⋯⋯(目光游离)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知道的,这里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私人服务⋯⋯
然后,他们一边说着,一边摆弄好了电饭煲,并“状若无意”地把五谷杂粮给洗干净放进锅里,加了水,关上锅盖,开始煮粥。
“所以,年轻人们,记得分我们一碗尝尝。”
感谢食堂大叔大姨!(360度鞠躬致谢)
哎呀妈呀,真香。
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哇!我想回家!!!
我流下了面条宽的泪水。
所以说,美食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无法抗拒的通行证。
“哇哇哇!佩斯科夫先生!你给我留点儿!”
“应该再加点儿蜂蜜就好了。”
“或者是奶油?”
“那就不是瓷国腊八粥了——喂喂喂!加糖太多容易长蛀牙的啊喂!”
“讲真,拉伊莎,我现在越来越期待吃到更多的瓷国美食了!这个喇叭粥又顶饿又好吃!简直感人!”
“亲爱的奥罗拉,那是腊八粥——不是喇叭。”
“是的,奥罗拉,你这发音不对⋯⋯?!”
等等,这声音怎么这么耳熟呢?
我们不约而同地扭头——哦,原来是傻乐傻乐的北方鲨鱼闻着味“游”过来了,后面跟着克里姆林宫第一大冤种章鱼哥和日常保持优雅的纳长老。
我下意识护住我旁边的电饭煲。
⋯⋯好的,防守失败,最后的粥被这三位大佬打劫得干干净净。
“不是,先生们,有没有一种可能,我还没有吃到🤔?!”
真的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