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365日梦境幻游
本书标签: 幻想  普京 

第三十五天

365日梦境幻游

君埋泉下泥销骨,生者人间雪满头。

飞机降落在喀山的机场时,天上下了雪,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极寒之地。

有一位异国人,他长眠于此地。

我的二伯伯萧柯,因为一场意外而长眠于喀山。

原本说好和大伯一起去喀山,不知为何,大伯第二天却拒绝了去看二伯伯——

我并不惊讶大伯会拒绝看望二伯伯,只是大伯他从来没有在一夜之间突然改变主意。

怎么劝都劝不动。

"记得给他带一束姜花,慎行。"

大伯坐在壁炉旁,眼睛里倒映着火焰,手中拿着那封绝笔信。

我没想到能在喀山再次遇见那位看起来职位很高的鹅国军官,也没想到我们会在一个几乎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相遇。

也没有想到我们的目的一样——都来给萧柯送花。

一阵寒风吹过。

我们之间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静默。

"你是在克里姆林宫新闻办工作的那个瓷国人。"那位军官看着我弯腰把一束盛开的姜花放在墓碑前,开口说。

"是的,先生。"

我点点头,看着墓碑上笑得灿烂的青年人,又低头看他手中的白色康乃馨。

总不至于纪念的是一个人吧。

还真是。

那位军官将花放在青年人墓碑前的时候神情专注认真,湖蓝色的眼睛里悲伤的情绪暗流涌动。

"抱歉,您认识我的二伯伯吗?"

湖蓝色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

"冒昧的问一下,小姐,请问你的名字是?"

"鹅文名拉伊莎,瓷文名萧慎行。"

怕面前的这位军官不理解,我蹲下来在积雪的地面上写了我的名字。

格拉西莫夫第一次认识的瓷国文字就是"谨言慎行",这倒不是说他对瓷国文化有多大的兴趣热爱,只是因为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罢了。

"你好,我叫萧柯——你也可以叫我的鹅文名,安德烈。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记忆中的那位萍水相逢的朋友的笑容和面前这位瓷国姑娘的面容重合,眉眼间有七八分相似。

"你好,我叫萧慎行。"

声音也不知不觉地重合在一起。

"我是格拉西莫夫。"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瓷国人的声音了。

面前的小姑娘和他记忆中的萧柯相似,又不是很像。

她不像他那么肆意洒脱,一看就是被家里长辈护在羽翼下,那双眼睛啊——黑曜石一般。

那时候的喀山还不算安全,所以格拉西莫夫见到萧柯的第一眼就在心里种下了好奇的种子。

在一群金发蓝眼的斯拉夫人中,萧柯的黑发黑眼睛就十分引人注目。

格拉西莫夫看着雪地上写下的"慎行"两字被大雪掩盖了痕迹,这才把目光转移到面前脸被冻红的瓷国小姑娘身上。

"这里不适合叙旧,萧慎行。"

我觉得格拉西莫夫是我了解萧柯二伯伯的另外一条途径。

从来没去过瓷国的鹅国人是如何学会标准的瓷国发音的"谨言慎行"呢?

我手捧一杯热热的奶茶,隔着奶茶蒸腾的水雾看着坐在对面的格拉西莫夫——他换下了军装,穿着一件浅灰色的中高领毛衣,身上那种极寒北境的凌厉气场消散了许多——也或许是隔着一层有温度的水雾去看他的缘故。

"你是他的女儿?"

"你的猜测是正确的,格拉西莫夫先生。"

格拉西莫夫沉默不语。

"慎行——是他给我取的名字。"

我们——我和二伯伯萧柯——甚至没有一张合照留下来。

我对于他的印象,也就只有被封存在本家祠堂里面的一张大合照——在我出生之前的时候拍摄的合照——上面有爷爷奶奶,他们的五个孩子站成一排,大伯母和三姑父那时候刚刚和大伯、三姑姑订婚,脸上洋溢着陷入爱河的笑容。

照片边缘微微泛黄。

二伯伯萧柯站在大伯左边,笑容灿烂,眼睛明亮清澈——和墓碑上的照片一样的明亮眼睛。

"格拉西莫夫先生,我知道这有些冒犯——我想,您应该和二伯伯是认识的,或许你知道二伯伯的······"

"我们认识,小丫头,当时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也在那里,就是我们刚刚见面的地方。甚至他手中的花和你手中的一模一样。"

格拉西莫夫给自己倒了一杯清茶,湖蓝色的眼睛望着我,像是隔着风雪看故人。

"看起来你现在都有时间,或许你愿意听我讲个故事,小丫头?"

面前的瓷国男人是个奇怪的瓷国男人,格拉西莫夫心想,为什么给亡者送花要送这种······看起来就很像野花的姜黄色小花?

墓碑上的照片是是个年轻姑娘,似乎是瓷国人,不过也有可能是斯拉夫人和蒙古族的混血——就像来自图瓦的那位紧急状态部长,典型的混血容貌。

"你好,格拉西莫夫。"

萧柯也不多说,只是把姜花放在那个女孩的照片前,站了很长时间。

直到格拉西莫夫离开的时候,萧柯仍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那时候也是一个雪天,很大的雪,"格拉西莫夫回忆道:"我是第一次见到瓷国人,也是第一次见到那种小花,印象很深刻。"

"你知道吗,你跟他的眉眼很相似,"格拉西莫夫凝视着我,"或许是我见到的瓷国人太少,所以我对于你们的印象深刻。"

"您是说,在克里姆林宫的时候?"

"当时只是觉得眼熟,"格拉西莫夫回答:"或许是上帝的安排,让他的后代来到了这里。物归原主,他不在,你应该收下。"

我看着盒子里的温润玉佩,收下。

我是无神论者,我心想。

"我一直在寻找萧柯的家人,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他的家庭情况,像是有一团迷雾笼罩在他周围,看不清他。"

格拉西莫夫直到去了远东地区,才在这方面摸到了一些线索。

我皱眉。

这不合理。

处处透着不合理。

二伯伯的失踪数十年杳无音讯、那封二伯伯亲写的绝笔信和在格拉西莫夫手中的刻着"行"字的半枚玉佩,甚至是二伯伯和现任远东军区司令格拉西莫夫的关系······

头疼。

所以二伯伯到底在喀山遭遇了什么?

来不及了。

格拉西莫夫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电话已经被对面挂断,再也打不通了。

"你所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

"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您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在部队里常年训练的格拉西莫夫知道,电话那头是大量的手枪射击的声音——和军队手枪的声音不一样——

可是,打电话的人是萧柯,是他印象里的手无缚鸡之力的瓷国留学生。

反正就是完全扯不到边的人和事物突然同时出现在你面前。

最后一通电话定位在初次见面的地方。

等警察去的时候,那边只剩下斑斑暗沉的血迹,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火药味,散落的浅黄色姜花。

······

我终于理解"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的物理意义了。

我的情绪在沉默中爆发,我的理智在沉默中消亡。

我要疯了。

"所以,当时二伯伯是失踪状态?!"

桌子上的玉佩差点儿给我拍到地上。

"到现在也没找着?!"

我要裂了。

家里的人从最初的等待,到默认,再到正式的通知,历时十余年。爷爷奶奶抱着期待离开,父亲临走之前还哼着二伯伯教给他的鹅语《喀秋莎》——作为一位德语教授他唯一会唱的鹅语歌。

"对于这个案件,当时最长的期限也就10年,"格拉西莫夫站在我面前(十分有压迫感),语气尽力地缓和:"所以后来你们接到了政府发送的那份通知。很抱歉,小姑娘。"

我现在感觉我脑子乱糟糟的。

悬疑小说都不敢这么编排!

格拉西莫夫等着她恢复理智,顺便倒了一杯茶给她。

"二伯伯去莫斯科留学,当时在喀山休假游玩,您和他认识,也算是最后一个联系他的人······等等!"

我发现了一个盲点。

"二伯伯当时是留学生,不可能不留下我们家人的联系方式——不可能连大伯的联系方式都没有!为什么要等到十多年之后才告诉我们这件事?!这不对!"

于情于理都不对。

上一章 第三十四天 365日梦境幻游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六天